欢迎进入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网站

返回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010-63305665

综合部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特种结构陶瓷应用广泛,工业窑炉具成快速增长领域

发表于:2022-10-28

特种陶瓷材料(又称先进陶瓷材料)属于陶瓷材料的一种,陶瓷材料具备优良材料特性,与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并列为当代“三大固体材料”。特种陶瓷按其特性和用途可分为两大类,分别为结构陶瓷和功能陶瓷。其中结构陶瓷是指可发挥材料力学、热学、化学、电绝缘等性能的一类特种陶瓷,常作为工程结构材料使用。

对特种陶瓷的研究,我国较早可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当时主要以氧化铝陶瓷为主。自60年代中期,我国逐渐开始从事非氧化物陶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碳化物和氮化物陶瓷方面。到2000年之后,国内对于结构陶瓷在性能上,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专家、技术、工艺、装备,对于其原材料的粒度、纯度、烧成后的微结构以及工艺条件处在不断研究开发与生产工艺的改进阶段,国内企业逐步掌握了关键技术,并初步进入了海外市场;其中碳化硅和碳化硼结构陶瓷应用广泛,进入快速发展期。

一、碳化硅结构陶瓷性能优异,用途广泛

结构陶瓷发展到现在大多数是以碳化硅或碳化硼等材料为基础,凭借其优异的高温力学强度、高硬度、高弹性模量、高耐磨性、高导热性、耐腐蚀性等性能,应用于窑炉器件、机床主轴轴承、化工设备、密封环、高速磨削刀具等工业民用产品,还可作为防弹装甲材料运用于防护装备领域。

其中,碳化硅陶瓷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弹性模量、耐高温、耐磨损、耐腐蚀、抗氧化、抗震性、质轻等优良特性,其高温力学性能(强度、抗蠕变性等)是已知陶瓷材料中较合适的。

 

前瞻产业研究院研究整理

1、工业窑炉行业需求稳中有增,辊道窑成陶瓷窑炉发展方向

从需求端来看,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年中 国锂电正极材料出货量达到51万吨,同比增长26.24%;2020年中 国人造石墨出货量约为30.7万吨,在负极材料出货总量中的占比高达84%,较2019年水平进一步提升5.5个百分点。

在锂电正负极、工业陶瓷等无机非金属材料生产过程中消耗能源较多的环节就是窑炉,窑炉是陶瓷生产中比较重要的烧成设备。随着行业更新置换与产能置换等需求,以节能、环保以及技术的革新成为当前以及未来工业窑炉发展的重点。

工业窑炉按坯体运载工具可分为有辊道窑、隧道窑、梭式窑、窑车窑、推板窑、输送带窑、步进梁式窑和气垫窑等类型。其中辊道窑作为工业窑炉中高产低耗能类先进窑炉,相较其他窑炉,辊道窑生产易于自动化,为企业省去了较多的人力物力并且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成为陶瓷窑炉的发展方向。辊道窑占工业窑炉总数约35%,并且比重逐年提高,未来随着陶瓷行业更加严苛的环保及节能要求和大规模定制产品陶瓷生产,窑炉辊道化将成为行业主流。按2021-2025年每年以5%的增长率增长,2021年中 国辊道窑市场规模达199.50亿元,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可达到352.85亿元。

2、窑具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碳化硅辊棒跨入快速发展阶段

窑具是窑炉的关键配件,辊道窑需求的增长对窑具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碳化硅辊棒作为辊道窑的关键配件之一,主要用于高温窑炉的承重结构架,起着承载、支撑、传递和保护被烧制品的作用。

因其具有耐高温、导热性能好、耐磨性强、抗热震、抗氧化、耐骤冷骤热,耐酸碱腐蚀、使用寿命长等优良特性,在自重和制品的荷重作用下,不断裂、不弯曲、不变形,可大幅度缩短烧成时间,提高陶瓷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节能效果显著。

综合碳化硅辊棒增量及存量市场数据,近几年,碳化硅辊棒保持良好发展态势,2021年我国碳化硅辊棒规模达52.63亿元,预计未来碳化硅窑炉具规模将持续增长,有望在2025年达到近121.70亿市场规模。

二、碳化硅、碳化硼结构陶瓷性能优越,为军事装甲和空间领域材料方面的良好选择

21世纪以来,防弹陶瓷发展迅速,种类较多,包括氧化铝、碳化硅、碳化硼、氮化硅、硼化钛等,目前国内关于防弹陶瓷的生产单位中碳化硅和碳化硼防弹居多。

碳化硅陶瓷密度相对较低,硬度较高,属于性价比较高的结构陶瓷,因此也是目前国内应用比较广的防弹陶瓷。碳化硼陶瓷在这几种陶瓷中密度低,硬度高,是目前已知材料中硬度仅次于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的超硬材料,其热膨胀系数低,导热率较高,具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耐酸耐碱腐蚀,还具有很好的吸收中子能力,这是其它陶瓷材料不具备的,其对加工工艺的要求也很高,因而成本也是陶瓷材料中较高的。凭借优良的性能,碳化硅和碳化硼陶瓷材料成为了军事装甲和空间领域材料方面的良好选择。

1、国防需求日益攀升,碳化硅、碳化硼等防护装备等材料存在持续增长的市场规模

为适应世界新军事革命发展趋势和国家安全需求,中 国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全面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我国国防预算从 2010 年的 0.53 万亿元增长到 2022 年的 1.45 万亿元,年均增长率8.75%。《新时代的中 国国防》白皮书提及,2012年以来增长的国防费主要用于,加大武器装备建设投入,淘汰更新部分落后装备,升级改造部分老旧装备,研发采购航空母舰、作战飞机、导弹、主战坦克等新式武器装备,稳步提高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

数据来源:财政部

随着国内军改各项措施陆续落地,组织管理体系进一步优化,军方裁减冗员的同时需保证战斗力提升,对先进军用装备的需求进一步增强2020221日,中 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备部在全军武器装备采购信息网加发布通用型防弹背心(插板)和强型防弹背心(插板)招标公告。对通用型防弹背心(插板)共采购93万套,每套包含2块防弹插板,总限价73.97亿元;对加强型防弹背心(插板)共采购46.70万套,每套包含2块防弹插板,总限价60.23亿元。

碳化硅、碳化硼材料作为高等级防弹衣的核心部件,在战场上对保障指挥员和士兵生命、提高战斗力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还可用于坦克、装甲车、直升机、地下工事、指挥所、防弹帐篷及舰船等武器装备的装甲防护。基于我国国防需求、经济体量、防御性国防政策,我国军工行业预计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结构陶瓷材料制作的新型防护装备采购有望放量增长。

三、碳化硅、碳化硼结构陶瓷制备技术工艺提升,应用场景还将不断扩大

目前,碳化硅、碳化硼等结构陶瓷生产中用到较多的反应烧结、常压烧结和重结晶烧结三种陶瓷材料制备方法,均有其独特的优势,且所制备的陶瓷材料显微结构和性能及应用领域也有不同。

研究人员对碳化硅、碳化硼烧结机理、烧结助剂、烧结方法、致密化过程进行了大量研究和探索工作,先后发展了各种烧结技术,包括反应烧结、常压烧结、重结晶烧结、热压烧结、热等静压烧结,以及新型烧结技术,如放电等离子烧结、闪烧、振荡压力烧结等,获得致密的结构陶瓷材料。随着烧结工艺的发展,碳化硅、碳化硼等陶瓷材料综合性能不断提升,应用场景不断增加,通过进一步改进工艺、完善烧结助剂、发展新的烧结技术,从而有效降低烧结温度,细化晶粒,业界还将制备出性能更佳的碳化硅、碳化硼等材料结构陶瓷材料,提升国内工业技术水平。

上一篇:
下一篇:

协会活动

更多

  • 关于开展2025年中国陶瓷工业研究院 认定工作的通知 各陶瓷产区行业协会、工(经)信委(局)、会员企业: 为促进陶瓷行业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升行业竞争力,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国陶瓷工业研究院认定管理办法》(试行)规定,经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理事长办公会决定,开展2025年中国陶瓷工业研究院认定工作,请有关单位组织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申报,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一)申请单位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二)申请单位应掌握一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核心技术,具有较强的行业辐射带动作用; (三)有明确且稳定的研究方向及发展建设规划,研究方向符合陶瓷行业产业技术发展方向及社会发展需要,鼓励开展前沿学科、交叉领域的高水平研发活动; (四)拥有比较充足的科研经费,健全的管理制度,良好的运行条件; (五)研究院应由产学研多方共投共建,是共享权益、共担风险、紧密联系的独立实体; (六)研究院应有明确的研究开发方向,适应陶瓷行业创新要求,符合国家及地方的技术政策和产业政策; (七)研究院应具备国内拔尖的学科带头人及人才团队,人员结构合理; (八)研究院应有固定的科研场所、设施以及其它必需的科研条件。 二、申请认定程序 (一)各陶瓷产区行业协会、工(经)信委(局)等可审核推荐设立研究院; (二)中陶协会员企业可直接向我会提出申请; (三)申请单位须填写《中国陶瓷工业研究院申请表》(附件2)、并附相关证明材料,经负责人签字盖章,将申请材料一式二份(同时报送电子版)报送至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科技与信息部; (四)本年度实行集中一次申报,采取成熟一个、考评一个、认定一个的原则。 三、其他要求 各会员单位要高度重视,认真做好申请材料的上报和审查工作,确保材料的齐全和真实性。对弄虚作假的,取消其认定资格,三年内不得再次申请。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科技与信息部 联系人:白永乐 联系电话:18310783580 邮 箱:baiyongle@ccianet.cn 附件:1.附件1:中国陶瓷工业研究院认定管理办法(试行)(2).pdf 2.附件2:中国陶瓷工业研究院申 请表(2).doc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 2025年3月24日 【详情】

竞赛培训

更多

  • 关于开展2025年度陶瓷行业职业能力评价基地遴选工作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相关指示要求,完善陶瓷行业职业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加强陶瓷行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形成适应陶瓷行业发展需要的技能人才评价机制,激励引导技能人才成长成才。自2021年起,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在中国轻工联的指导下,在全社会开展行业自主职业能力评价工作。工作开展4年以来评价范围逐步拓展,评价体系日臻完善,在业内积累了良好的口碑。为进一步适应行业的新发展、新变化,更能够代表行业先进水平,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决定即日起面向社会开展陶瓷行业职业能力评价基地遴选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1. 单位资质: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职业院校、培训机构等,在相关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良好的社会信誉。 2. 设施设备:具备与开展陶瓷行业职业能力评价工作相适应的场地、设施、设备和仪器,能够满足理论教学、实操培训和考核评价的需要。 3. 师资团队: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兼职师资队伍,其中具备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或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占一定比例,能够承担职业能力评价的教学和指导工作。 4. 管理体系:建立健全规范的职业能力评价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包括报名、培训、考核、评价、证书颁发等环节,确保评价工作的科学、公正、规范开展。 5. 质量保障:具有完善的质量保障机制,能够对职业能力评价工作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保证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无违规违纪行为记录 6. 资金保障:需建立多渠道资金筹措机制,保障基地建设、日常运营及维护的资金充足。资金来源除政府财政拨款外,还应积极吸纳企业投资、社会捐赠、培训收入等。 评价基地具体基础标准详见附件1。 二、申报职业(工种)范围 本次征集面向陶瓷行业及其相关领域各职业(工种),重点围绕但不限于以下职业(工种):陶瓷装饰工、陶瓷产品设计师、陶瓷工艺师、陶瓷烧成工、陶瓷原料准备工、陶瓷工艺品制作师、陶瓷成型施釉工、工艺美术品设计师、工艺品雕刻工、民间工艺品制作工、装饰装修工(镶贴工、美缝师、陶瓷饰面装饰工等)、互联网营销师等。 三、申报材料 1. 申请表:填写《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职业能力评价基地申请表》(附件2),详细说明申报单位的基本情况、师资力量、设施设备、可行性分析等内容; 2. 证明材料:提供申报单位的法人证书、营业执照、相关资质证书、师资队伍证明材料(如教师职称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工作简历等)、场地设施设备照片或租赁合同、管理制度文件等相关证明材料的复印件,并加盖单位公章。 四、申报流程 1. 提交申请:申报单位请于2025年4月20日前将申报材料(纸质版一式二份,电子版一份)报送至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培训部。 纸质版材料需装订成册,邮寄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大街168号朗琴国际B座1019室。 电子版材料发送至指定邮箱xiaoyanna@ccianet.cn,邮件主题请注明“陶瓷行业职业能力评价基地申报 - [申报单位名称]”。 2. 资格审核: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将对申报材料进行资格审核,审核通过的单位根据情况将进入实地考察环节。 3. 实地考察:组织专家对通过资格审核的申报单位进行实地考察,了解申报单位的实际情况,评估其是否具备开展职业能力评价工作的条件和能力。 4. 发布公告:将通过实地考察和综合评审确定的试运行基地入选名单在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网站进行正式发文公告,并颁发“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职业能力评价基地”牌匾。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肖艳娜、刘一泽 联系电话:18910262605、15911180228 电子邮箱:xiaoyanna@ccianet.cn 附件:1.附件1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职业能力评价基地基础标准.docx 2.附件2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职业能力评价基地申请表.docx 3.附件3职业能力评价证书样本.docx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 2025年3月14日 【详情】

扫码关注公众号

行业服务部:010-63305033  培训部:010-63305398  科技信息部:010-63305626  展览部:010-6330575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大街168号朗琴国际B座1019室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554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