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网站

返回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010-63305665

综合部

当前位置:首页 > 竞赛培训

第十届全国陶瓷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在山西朔州闭幕

发表于:2024-12-12

图为第十届全国陶瓷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闭幕式现场。


12月9日,2024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十届全国陶瓷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暨2024年全国轻工陶瓷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闭幕式在山西省朔州陶瓷职业技术学院举行。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张崇和出席闭幕式并宣布闭幕。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全国委员会主席刘小昶,朔州市委书记姜四清,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理事长杜同和,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吴越申,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轻工烟草工作部部长杨栋国,山西省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副主席元飞飞,怀仁市委书记丁裕,怀仁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国文,朔州陶瓷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黄显华,朔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三级调研员梅斌,朔州陶瓷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李向阳,以及全国各陶瓷产区政府、协会、院校的领导嘉宾等出席闭幕式。闭幕式由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侯文全主持。

本次大赛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全国委员会联合主办,怀仁市人民政府、朔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朔州陶瓷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承办,旨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技能人才工作和职业技能竞赛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劳动者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

经过两天角逐,大赛评选出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陶瓷专业学生技能竞赛(陶瓷装饰工-陶瓷彩绘工)总决赛一等奖6人、二等奖13人、三等奖19人,2024年全国轻工陶瓷行业职业技能竞赛(陶瓷综合装饰)总决赛一等奖3人、二等奖9人、三等奖16人,2024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十届全国陶瓷行业职业技能竞赛(陶瓷装饰工-陶瓷彩绘工)总决赛一等奖3人、二等奖12人、三等奖15人。

吴越申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本次大赛措施得力、保障到位,各相关单位统筹谋划大赛安排,在竞赛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的情况下,为大赛提供了优质服务,营造了安全、和谐的竞赛环境,保证了大赛的顺利进行。广大参赛选手按照组委会要求,克服困难,积极参赛,体现了强烈的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涌现出一大批有创意、有思想,充满激情和活力的优秀年轻选手。借助技能竞赛这个平台,广大陶瓷行业从业者要以实际行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努力做好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篇大文章,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吴越申表示,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贯彻中央精神,依靠上级支持,肩负产区重托,汇聚行业之力,努力把全国陶瓷职业技能竞赛打造成行业内最具影响力、最具权威的技能人才培养平台。自2015年首届全国陶瓷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拉开帷幕后的十年间,竞赛项目由最初的3个国赛项目,发展到今年的4个国赛项目、4个行赛项目和3个学生组项目。陶瓷行业十届大赛初赛参与人数累计近4万余人,决赛参与人数达2751人,参与职业技能培训的总人数3万余人。借助大赛这一平台,一大批出类拔萃的陶瓷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其中有2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78人获得“全国技术能手”,181人获得“全国轻工技术能手”,481人获得“全国陶瓷行业技术能手”荣誉称号。目前这些选手在各自的岗位上各显其能,为企业创造价值,为社会贡献力量,充分发挥了榜样和示范作用。


上一篇:
下一篇:

行业动态

更多

  • “双碳”战略引领绿色转型 | 能源清洁化加速陶瓷行业“绿色蝶变”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聚焦美丽中国建设,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于2023年发布《轻工业重点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6方面重点任务”“9项重点行业达峰行动”,大力发展绿色生产力,加快全行业绿色转型。两年来,陶瓷、日用玻璃、塑料、皮革、食品、家电、照明等重点领域,加快“绿色轻工”建设,逐步实现了用能结构向低碳化、清洁化转型,产品结构向轻量化、节能化转型,资源利用向循环化、高值化转型。全行业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轻工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关键时期”。轻工业肩负着推动工业和消费领域降碳的双重使命,陶瓷行业作为轻工业碳达峰的重点领域,积极落实《轻工业重点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将节能降碳作为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经过全行业的努力,用能结构明显优化,能源清洁化加速,装备节能水平提升,低碳工艺推广应用,生产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逐步提高。目前,陶瓷行业每年碳减排约1000万吨,平均每年降碳约3.5%,为“双碳”目标实现做出重要贡献。 陶瓷行业加快用能结构转换,煤炭减量替代成效明显,用能结构正在向清洁化、低碳化、多元化转型。近两年,全国各陶瓷产区加速“煤改气”“电代气”,各企业持续推进煤炭替代,天然气使用比例明显提升。目前,全行业焦炉煤气、液化气、煤层气已全部停用,天然气已成为行业主要能源。能耗占陶瓷行业82%的陶瓷砖产业,天然气使用占比已达58%,比2022年提高约20个百分点;卫生瓷和特种陶瓷产业,天然气使用占比更是达到95%,陶瓷行业“煤改气”进程加快。同时,陶瓷行业在电力资源优势地区推广电窑炉,应用范围逐步扩大,日用瓷产业电窑炉的使用比例比2022年提高10个百分点,德化、醴陵等产区“电代气”成效显著,醴陵市陶瓷产业电窑炉用电超过整体生产用电的60%,工业用能电气化迈出坚实步伐。 陶瓷行业加快技术创新,积极推动清洁能源应用,生物质能、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开始应用。2024年,“氨氢零碳燃烧”技术取得突破,我国陶瓷行业零碳技术产业化推进了一大步。2024年9月27日,全球首条陶瓷工业氨氢零碳燃烧技术示范量产线,在广东佛山蒙娜丽莎集团正式投产。新产线总长150米,年产量达150万平方米。该技术以100%纯氨作为燃料,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打造了真正意义上的“零碳工业窑炉”。该生产线综合利用燃料供应系统、烟气排放控制技术、在线监测系统等,实现了氨氢零碳燃烧技术在陶瓷工业的产业化应用。随着该技术逐步应用,佛山陶瓷产区160条陶瓷板生产线,将实现直接减碳66.5万吨/年,陶瓷产业绿色转型将推向一个新高度。 陶瓷行业以设备工艺升级加速绿色制造。装备能效提升,连续球磨、低温快烧等技术不断创新,特别是连续球磨的加速应用,陶瓷行业绿色化进程加快。陶瓷制造中,原料制备占整条生产线能耗的40%,连续球磨的应用能有效降低能耗和成本。相比间歇球磨,连续球磨可直接节能20%以上,同时通过降低泥浆含水率实现干燥节能,每条标准化生产线每天节标煤1吨以上,节能降耗效果明显。在连续球磨的基础上,陶瓷行业加快集成创新,提升整体效能。马可波罗控股公司开发了新型连续球磨、低温快烧、高效制粉等低碳生产技术,全方位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经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组织的专家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并获2024年度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技术装备的创新与应用,为陶瓷行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来源。 作为轻工业碳达峰的重点领域,陶瓷行业推动源头降碳,着力优化用能结构,推动了能源清洁化,用能电气化,为“双碳”目标的实现做出了积极贡献。未来,轻工全行业将积极奋进,以“双碳”工作为牵引,推动轻工业绿色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详情】

扫码关注公众号

行业服务部:010-63305033  培训部:010-63305398  科技信息部:010-63305626  展览部:010-6330575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大街168号朗琴国际B座1019室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554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