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网站

返回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010-63305665

综合部

当前位置:首页 > 竞赛培训

[省市竞赛]2025年铜川市陶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传承瓷韵,竞绽锋芒

发表于:2025-02-21

     千年铜川,窑火不熄,一场陶瓷技艺的巅峰对决即将火热开启!2025年铜川市陶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在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的权威指导下,荣耀登场。
     此次大赛积极响应国家人才强国战略,以“比技能、促创新、选人才、助发展”为主题,承载着推动陶瓷行业发展的重任。大赛规格高、阵容强,由市人社局、市工信局、市文旅局、市总工会主办,铜川职业技术学院、铜川市陶瓷协会承办,汇聚各方力量,精心筹备。
     大赛设有职工组和学生组,涵盖陶瓷手拉坯、陶瓷彩绘(兰花、新彩)、耀州青瓷刻花、黑釉剔花、泥陶瓷娃娃捏塑等多个竞赛项目,全面考验选手的技艺水平。竞赛内容科学严谨,理论考试与技能考核相结合,理论占总成绩20%,技能考核占80%,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高级工(三级)及行业企业评价规范命题,融入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紧跟行业前沿。
     大赛奖励丰厚,个人奖、团体奖各有千秋。参赛人数超30人的项目,1 - 2名获一等奖,奖金3万元,还有金牌与证书加持;3 - 5名获二等奖,奖金2万元;6 - 10名获三等奖,奖金1万元。人数少于30人的项目,也按比例设置奖项。各项目第1名选手,将被授予“铜川市技术状元”称号,前5名选手授予“铜川市技术能手”称号。团体赛按积分排名,前3名获团体总分奖,其他参赛队还有机会获得优秀组织奖。职工组各项目第1名选手,不仅能被授予“铜川市陶瓷技能大师”称号,还能获得5万元市级大师工作室建设补助资金,享受师带徒补助政策。部分选手还有晋升技能等级的机会,职工组参赛选手完成竞赛项目还能获得300元误工补助。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历年举办的全国陶瓷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为行业树立了标杆,推动了陶瓷技艺传承与创新。此次铜川大赛在协会指导下,传承竞赛精神,致力于打造专业、权威、公平的赛事平台。在这里,选手们将以匠心雕琢瓷韵,用技艺诠释传承,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无论是陶瓷行业从业者,还是热爱陶瓷艺术的各界人士,这场大赛都不容错过。快来关注并参与2025年铜川市陶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一同见证陶瓷技艺的璀璨绽放,为铜川陶瓷行业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铜人社发[2025]10号关于印发《2025年铜川市陶瓷业职业技能大赛工作方案》通知.pdf

上一篇:
下一篇:

行业动态

更多

  • “双碳”战略引领绿色转型 | 能源清洁化加速陶瓷行业“绿色蝶变”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聚焦美丽中国建设,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于2023年发布《轻工业重点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6方面重点任务”“9项重点行业达峰行动”,大力发展绿色生产力,加快全行业绿色转型。两年来,陶瓷、日用玻璃、塑料、皮革、食品、家电、照明等重点领域,加快“绿色轻工”建设,逐步实现了用能结构向低碳化、清洁化转型,产品结构向轻量化、节能化转型,资源利用向循环化、高值化转型。全行业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轻工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关键时期”。轻工业肩负着推动工业和消费领域降碳的双重使命,陶瓷行业作为轻工业碳达峰的重点领域,积极落实《轻工业重点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将节能降碳作为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经过全行业的努力,用能结构明显优化,能源清洁化加速,装备节能水平提升,低碳工艺推广应用,生产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逐步提高。目前,陶瓷行业每年碳减排约1000万吨,平均每年降碳约3.5%,为“双碳”目标实现做出重要贡献。 陶瓷行业加快用能结构转换,煤炭减量替代成效明显,用能结构正在向清洁化、低碳化、多元化转型。近两年,全国各陶瓷产区加速“煤改气”“电代气”,各企业持续推进煤炭替代,天然气使用比例明显提升。目前,全行业焦炉煤气、液化气、煤层气已全部停用,天然气已成为行业主要能源。能耗占陶瓷行业82%的陶瓷砖产业,天然气使用占比已达58%,比2022年提高约20个百分点;卫生瓷和特种陶瓷产业,天然气使用占比更是达到95%,陶瓷行业“煤改气”进程加快。同时,陶瓷行业在电力资源优势地区推广电窑炉,应用范围逐步扩大,日用瓷产业电窑炉的使用比例比2022年提高10个百分点,德化、醴陵等产区“电代气”成效显著,醴陵市陶瓷产业电窑炉用电超过整体生产用电的60%,工业用能电气化迈出坚实步伐。 陶瓷行业加快技术创新,积极推动清洁能源应用,生物质能、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开始应用。2024年,“氨氢零碳燃烧”技术取得突破,我国陶瓷行业零碳技术产业化推进了一大步。2024年9月27日,全球首条陶瓷工业氨氢零碳燃烧技术示范量产线,在广东佛山蒙娜丽莎集团正式投产。新产线总长150米,年产量达150万平方米。该技术以100%纯氨作为燃料,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打造了真正意义上的“零碳工业窑炉”。该生产线综合利用燃料供应系统、烟气排放控制技术、在线监测系统等,实现了氨氢零碳燃烧技术在陶瓷工业的产业化应用。随着该技术逐步应用,佛山陶瓷产区160条陶瓷板生产线,将实现直接减碳66.5万吨/年,陶瓷产业绿色转型将推向一个新高度。 陶瓷行业以设备工艺升级加速绿色制造。装备能效提升,连续球磨、低温快烧等技术不断创新,特别是连续球磨的加速应用,陶瓷行业绿色化进程加快。陶瓷制造中,原料制备占整条生产线能耗的40%,连续球磨的应用能有效降低能耗和成本。相比间歇球磨,连续球磨可直接节能20%以上,同时通过降低泥浆含水率实现干燥节能,每条标准化生产线每天节标煤1吨以上,节能降耗效果明显。在连续球磨的基础上,陶瓷行业加快集成创新,提升整体效能。马可波罗控股公司开发了新型连续球磨、低温快烧、高效制粉等低碳生产技术,全方位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经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组织的专家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并获2024年度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技术装备的创新与应用,为陶瓷行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来源。 作为轻工业碳达峰的重点领域,陶瓷行业推动源头降碳,着力优化用能结构,推动了能源清洁化,用能电气化,为“双碳”目标的实现做出了积极贡献。未来,轻工全行业将积极奋进,以“双碳”工作为牵引,推动轻工业绿色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详情】

扫码关注公众号

行业服务部:010-63305033  培训部:010-63305398  科技信息部:010-63305626  展览部:010-6330575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大街168号朗琴国际B座1019室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554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