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网站

返回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010-63305665

综合部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烟火·诗意·艺术:陶瓷在空间中的融合新生

发表于:2021-12-14

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是注重烟火气的,那是厨房升起的一缕炊烟,是与亲人相伴的点滴笑语,共话人生,烟火中滋长着人情味,对生活的热忱。简单而又纯粹,热闹中有笑语,寂静中有记忆,脚踏实地的生活是中国人对待生活的态度,沉稳而奋进。

这种烟火气是对现实生活的写照,那么把烟火气融入到中国建筑的表达中,那少不了钟情山与水、寄情天与地的诗意生活。空间的再生产,打造中国式的人文空间,简约的色彩、干练的线条、精巧的布局,营造出雅致、韵味、闲情而又不失现代简约、富有气质的空间,在中国本土的肌理上连接时代下的青年理想,打造了专属于中国风骨的新中式家装风格,展现中国人生活艺术的格调。

C:/Users/一禧/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11201172616/output_1.jpgoutput_1

图片6_副本

“生活方式是人作用于客观世界的创造物,属于文化的范畴”,其所构筑而成的具有一定稳定性、普遍性和典型性的日常生活和休闲方式。生活是反映文化的窗口,文化铸就我们的生活,扎根于中国大地上千年的陶瓷文化,在文化的土壤中延续、淬炼、传承、重塑,若要举出一个中国人生活方式艺术化的物质作为代表,那么陶瓷当仁不让。


作为一种艺术的传承方式,陶瓷并非只是单纯的器物,而是在其中承载着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以及人文精神,诉说着中国文化的记忆与革新,代表着人类精神进化的轨迹。任何造物都有一种价值观,而陶瓷的造物则是中国人文的“匠心”,达到“天人合一”“物我合一”,在陶瓷中可以窥见时代的文化缩影。而陶瓷艺术在生活中的大规模运用是人们生活艺术化的表现,正如钱穆所说:中国人生活上的长处,在能运用一切艺术到日常生活中来,使“生活艺术化”,便也是一种心生活。“实用”与“自然”的融入,体现了中国人生活艺术的诗意化基因,而在两者特性的结合之下,陶瓷走进了千家万户的生活。

C:/Users/一禧/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11201172755/output_1.pngoutput_1

陶瓷这一在火与土的艺术中融合新生的产品,绵延了中国人传统的陶器、日常生活用品,还有在当代利用陶瓷材料淬炼而成的陶瓷大板、陶瓷薄板、岩板、连纹背景墙等创新产品,更是突破了陶瓷在现代人生活中的存在方式与运用,与墙壁、与家居、与建筑的深度融入更凸显了陶瓷的运用价值,装点着中国人的家居空间。老子这样形容空间,“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建造房屋所形成的墙壁、屋顶,是实实在在的有形之物,而中间的“空虚”部分则也有容纳万物的意义。“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以“有”为载体打造居室,墙面从界限划分的功能更成为了装饰表达的聚集地,而这种装饰的承载意义正是利用陶瓷这一历史文化的美学材料所体现出来的中国人的诗意生活。

C:/Users/一禧/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11201172422/output_1.jpgoutput_1

50f68635229b070eedd57221f7901345

90-270DBY10308M(3)(1)

随着现代社会的演进以及人们对居住体验的需求升级,陶瓷在建筑家居空间中的大规模运用是陶瓷在历史演变过程中的再一次适应性发展。蒙娜丽莎瓷砖将陶瓷材料的精粹打磨出了更符合当代人审美的陶瓷产品,陶瓷大板、薄板、岩板等等在不断技术积淀下创新打造的产品,兼具品质与艺术,其融合了中国人大而美的诗意生活方式,将东方意境的流动艺术之美浸润在家居空间中。

C:/Users/一禧/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11201171007/output_1.pngoutput_1

而这些艺术化的陶瓷产品的出现,是蒙娜丽莎瓷砖烟火气诗意化中国人生活方式基因的铺垫,将中国传统审美艺术结合现代潮流串起千年陶瓷的新生,取材于山川湖海、珍稀名贵石材的风骨与自然肌理,一切归简,但又细心打磨,凭借先进的工艺技术还原并创造了一场又一场视觉盛宴。生活的艺术化需要来自艺术的灵感与碰撞,蒙娜丽莎瓷砖与张杰、陈捷、苏星、李紫玉等艺术大师进行合作,打造大师定制艺术岩板系列,从新的维度耐心考量传统与现代相互融合的艺术之美。

微信图片_20211201171303微信图片_20211201171311微信图片_20211201171316

烟火气、诗意化、艺术化是中国人生活方式的描绘,陶瓷作为千年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下来的经典材料,在新的时代将会延续传承并在适应新的时代下淬炼出中国人的生活,蒙娜丽莎瓷砖将艺术的审美浸入陶瓷之中,衔接起中国人生活艺术化的方式。

上一篇:
下一篇:

协会活动

更多

  • 关于开展2025年中国陶瓷工业研究院 认定工作的通知 各陶瓷产区行业协会、工(经)信委(局)、会员企业: 为促进陶瓷行业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升行业竞争力,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国陶瓷工业研究院认定管理办法》(试行)规定,经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理事长办公会决定,开展2025年中国陶瓷工业研究院认定工作,请有关单位组织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申报,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一)申请单位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二)申请单位应掌握一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核心技术,具有较强的行业辐射带动作用; (三)有明确且稳定的研究方向及发展建设规划,研究方向符合陶瓷行业产业技术发展方向及社会发展需要,鼓励开展前沿学科、交叉领域的高水平研发活动; (四)拥有比较充足的科研经费,健全的管理制度,良好的运行条件; (五)研究院应由产学研多方共投共建,是共享权益、共担风险、紧密联系的独立实体; (六)研究院应有明确的研究开发方向,适应陶瓷行业创新要求,符合国家及地方的技术政策和产业政策; (七)研究院应具备国内拔尖的学科带头人及人才团队,人员结构合理; (八)研究院应有固定的科研场所、设施以及其它必需的科研条件。 二、申请认定程序 (一)各陶瓷产区行业协会、工(经)信委(局)等可审核推荐设立研究院; (二)中陶协会员企业可直接向我会提出申请; (三)申请单位须填写《中国陶瓷工业研究院申请表》(附件2)、并附相关证明材料,经负责人签字盖章,将申请材料一式二份(同时报送电子版)报送至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科技与信息部; (四)本年度实行集中一次申报,采取成熟一个、考评一个、认定一个的原则。 三、其他要求 各会员单位要高度重视,认真做好申请材料的上报和审查工作,确保材料的齐全和真实性。对弄虚作假的,取消其认定资格,三年内不得再次申请。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科技与信息部 联系人:白永乐 联系电话:18310783580 邮 箱:baiyongle@ccianet.cn 附件:1.附件1:中国陶瓷工业研究院认定管理办法(试行)(2).pdf 2.附件2:中国陶瓷工业研究院申 请表(2).doc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 2025年3月24日 【详情】

竞赛培训

更多

  • 关于开展2025年度陶瓷行业职业能力评价基地遴选工作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相关指示要求,完善陶瓷行业职业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加强陶瓷行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形成适应陶瓷行业发展需要的技能人才评价机制,激励引导技能人才成长成才。自2021年起,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在中国轻工联的指导下,在全社会开展行业自主职业能力评价工作。工作开展4年以来评价范围逐步拓展,评价体系日臻完善,在业内积累了良好的口碑。为进一步适应行业的新发展、新变化,更能够代表行业先进水平,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决定即日起面向社会开展陶瓷行业职业能力评价基地遴选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1. 单位资质: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职业院校、培训机构等,在相关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良好的社会信誉。 2. 设施设备:具备与开展陶瓷行业职业能力评价工作相适应的场地、设施、设备和仪器,能够满足理论教学、实操培训和考核评价的需要。 3. 师资团队: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兼职师资队伍,其中具备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或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占一定比例,能够承担职业能力评价的教学和指导工作。 4. 管理体系:建立健全规范的职业能力评价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包括报名、培训、考核、评价、证书颁发等环节,确保评价工作的科学、公正、规范开展。 5. 质量保障:具有完善的质量保障机制,能够对职业能力评价工作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保证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无违规违纪行为记录 6. 资金保障:需建立多渠道资金筹措机制,保障基地建设、日常运营及维护的资金充足。资金来源除政府财政拨款外,还应积极吸纳企业投资、社会捐赠、培训收入等。 评价基地具体基础标准详见附件1。 二、申报职业(工种)范围 本次征集面向陶瓷行业及其相关领域各职业(工种),重点围绕但不限于以下职业(工种):陶瓷装饰工、陶瓷产品设计师、陶瓷工艺师、陶瓷烧成工、陶瓷原料准备工、陶瓷工艺品制作师、陶瓷成型施釉工、工艺美术品设计师、工艺品雕刻工、民间工艺品制作工、装饰装修工(镶贴工、美缝师、陶瓷饰面装饰工等)、互联网营销师等。 三、申报材料 1. 申请表:填写《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职业能力评价基地申请表》(附件2),详细说明申报单位的基本情况、师资力量、设施设备、可行性分析等内容; 2. 证明材料:提供申报单位的法人证书、营业执照、相关资质证书、师资队伍证明材料(如教师职称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工作简历等)、场地设施设备照片或租赁合同、管理制度文件等相关证明材料的复印件,并加盖单位公章。 四、申报流程 1. 提交申请:申报单位请于2025年4月20日前将申报材料(纸质版一式二份,电子版一份)报送至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培训部。 纸质版材料需装订成册,邮寄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大街168号朗琴国际B座1019室。 电子版材料发送至指定邮箱xiaoyanna@ccianet.cn,邮件主题请注明“陶瓷行业职业能力评价基地申报 - [申报单位名称]”。 2. 资格审核: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将对申报材料进行资格审核,审核通过的单位根据情况将进入实地考察环节。 3. 实地考察:组织专家对通过资格审核的申报单位进行实地考察,了解申报单位的实际情况,评估其是否具备开展职业能力评价工作的条件和能力。 4. 发布公告:将通过实地考察和综合评审确定的试运行基地入选名单在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网站进行正式发文公告,并颁发“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职业能力评价基地”牌匾。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肖艳娜、刘一泽 联系电话:18910262605、15911180228 电子邮箱:xiaoyanna@ccianet.cn 附件:1.附件1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职业能力评价基地基础标准.docx 2.附件2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职业能力评价基地申请表.docx 3.附件3职业能力评价证书样本.docx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 2025年3月14日 【详情】

扫码关注公众号

行业服务部:010-63305033  培训部:010-63305398  科技信息部:010-63305626  展览部:010-6330575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大街168号朗琴国际B座1019室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554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