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网站

返回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010-63305665

综合部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张崇和在2019世界家具产业峰会上致辞

发表于:2019-06-28


张...jpg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张崇和致辞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

初夏添翠色,锦绣满蓉城。在这芳菲四溢的美好季节,世界家具产业峰会隆重举行。首先,我代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对本次峰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出席峰会的行业专家、企业家,表示亲切的问候!特别要向远道而来的国际家具界朋友,表示诚挚的敬意和热烈的欢迎!


家具,是家居生活的美好陪伴,是文化多元的独特载体,是文明交融的时代见证,凝聚着世界各国人民的非凡智慧,体现着不同文化主体的精神追求。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全球家具行业相互启迪,相互促进,形成了兼容并蓄、百花争艳的发展格局。欧式家具线条流畅,华贵优雅;美式家具简约低调,随意舒适;日式家具淡雅节制,深邃禅意;中式家具清雅含蓄,端庄丰华。世界各国的家具产品,都以独特的风格、深厚的文化、新颖的创意,创造了世界家具发展史上灿烂的文明。


中国家具历史源远流长,发展成就卓著。2018年,中国家具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7000多亿元,出口近560亿美元,全球占比超30%。产业规模、对外贸易、市场消费稳居世界第一。不仅为满足国内需要,也为世界人民美好生活做出了重要而积极的贡献。


中国家具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与世界家具的交流互鉴。中国家具汲取着世界家具的文明精华,也为世界家具发展提供着连绵不断的灵感来源。文艺复兴时期,受中国明代家具风格影响,欧洲家具简约流畅;清朝时期,受欧洲洛可可家具风格浸染,中国家具雕琢华丽。中国家具与世界家具交相辉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产生了绚烂多姿的艺术瑰宝,留下了传承世代的匠心匠艺,为世界家具的繁荣发展谱写了浓墨重彩的恢弘篇章。


昨天举行的世界家具联合会工作会议,各国与会代表一致推选中国家具协会理事长徐祥楠为世界家具联合会主席。这必将加强中国家具与世界家具的合作与交流,必将推动世界家具行业的繁荣与发展。


文化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今天,世界家具产业峰会首次在中国举办,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家具行业专家齐聚一堂,用前沿的视角和广阔的视野,汇聚世界家具产业权威力量,凝聚全球家具行业发展共识,增进各区域间家具产业有效合作,恰逢其时,意义深远。相信这次峰会一定能够集思广益,广纳谏言,为推动世界家具行业蓬勃兴盛,实现全球家具产业向中高端发展贡献积极力量!


借此机会,我就推动世界家具行业合作发展提四点希望。


一、创新共荣。

创新创造是家具行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全球家具行业,要推动设计创新,引领设计潮流,创新设计理念,合力推动东西方家具文化融合发展;要推动人才创新,共同培育家居设计、科技研发、生产管理的人才,为世界家具行业培养创新型人才队伍;要推动技术创新,共享技术成果,交流先进经验,促进技术进步,以科技创新推动全球家具行业共荣共强。


二、绿色共生。

绿色生态是全球家具行业发展的共同目标。全球家具行业,要践行低碳理念,建立可持续世界家具工厂;要推动绿色制造,使用绿色材料,共同提供绿色安全放心的家具产品;要推行生态环保,履行社会责任,引导绿色消费,坚持节能优先,发展循环经济,以绿色生态推动全球家具行业共优共生。


三、智慧共享。

智慧智能是全球家具行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全球家具行业,要推动装备智能化,建设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提升智能化水平;要推动产品智能化,推广3D打印、逆向工程等技术应用。要推动管理智能化,强化全生命周期管理,强化全产业链管理,以智慧智能推动全球家具行业共进共享。


四、开放共赢。

开放包容是全球家具行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全球家具行业,要互通发展信息,推动行业科技、标准、服务、贸易信息共享;要发挥论坛作用,围绕主题,研讨交流,凝聚最新理念,汇聚全新力量;要强化展会功能,展示行业精品,推动交流互鉴,扩大国际影响力,以开放包容推动全球家具行业共兴共赢。


一枝独秀不是春,姹紫嫣红春满园!各位来宾,各位朋友,中国家具的兴旺发达离不开世界,世界家具的稳定繁荣也离不开中国。让我们携手努力,与时偕行,共同创造全球家具行业百花齐放的美好未来,共同谱写全球家具行业枝繁叶茂的璀璨篇章!


最后,预祝本次峰会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上一篇:
下一篇:

协会活动

更多

  •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关于征集《健康陶瓷性能评价规范 第1部分 日用陶瓷》等3项团体标准起草单位的函 各有关单位: 由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轻工业标准化研究所、佳合(浙江)检验检测有限公司共同提出的《健康陶瓷性能评价规范 第1部分 日用陶瓷》等3项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团体标准项目编制工作已正式启动。现面向陶瓷行业企业及科研院所公开征集标准起草单位。 一、起草单位和起草人资格条件 1.起草单位应为行业内依法经营、近三年内无违规违法、失信行为、业绩突出,且具有影响力的生产、销售、科研等单位,为标准的编写提供必要的资源、资金和技术支持,共享本单位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 2.起草人应熟悉本行业领域,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能根据组委会的安排参与标准起草的各项工作,在标准研讨中发表独立意见。 二、名额限制 根据报名情况,每项团体标准拟选取参与起草单位不多于30家。 三、参与要求 拟参与团体标准起草的单位需填写申报表,经所在单位盖章后,于2025年6月30日前送达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科技与信息部。 四、联系方式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科技与信息部 联 系 人:白永乐 联系电话:18310783580 邮箱:baiyongle@ccianet.cn 附 件:团体标准参编起草单位申请表.doc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 2025年04月08日 【详情】

竞赛培训

更多

  • 关于开展2025年度陶瓷行业职业能力评价基地遴选工作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相关指示要求,完善陶瓷行业职业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加强陶瓷行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形成适应陶瓷行业发展需要的技能人才评价机制,激励引导技能人才成长成才。自2021年起,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在中国轻工联的指导下,在全社会开展行业自主职业能力评价工作。工作开展4年以来评价范围逐步拓展,评价体系日臻完善,在业内积累了良好的口碑。为进一步适应行业的新发展、新变化,更能够代表行业先进水平,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决定即日起面向社会开展陶瓷行业职业能力评价基地遴选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1. 单位资质: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职业院校、培训机构等,在相关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良好的社会信誉。 2. 设施设备:具备与开展陶瓷行业职业能力评价工作相适应的场地、设施、设备和仪器,能够满足理论教学、实操培训和考核评价的需要。 3. 师资团队: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兼职师资队伍,其中具备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或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占一定比例,能够承担职业能力评价的教学和指导工作。 4. 管理体系:建立健全规范的职业能力评价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包括报名、培训、考核、评价、证书颁发等环节,确保评价工作的科学、公正、规范开展。 5. 质量保障:具有完善的质量保障机制,能够对职业能力评价工作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保证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无违规违纪行为记录 6. 资金保障:需建立多渠道资金筹措机制,保障基地建设、日常运营及维护的资金充足。资金来源除政府财政拨款外,还应积极吸纳企业投资、社会捐赠、培训收入等。 评价基地具体基础标准详见附件1。 二、申报职业(工种)范围 本次征集面向陶瓷行业及其相关领域各职业(工种),重点围绕但不限于以下职业(工种):陶瓷装饰工、陶瓷产品设计师、陶瓷工艺师、陶瓷烧成工、陶瓷原料准备工、陶瓷工艺品制作师、陶瓷成型施釉工、工艺美术品设计师、工艺品雕刻工、民间工艺品制作工、装饰装修工(镶贴工、美缝师、陶瓷饰面装饰工等)、互联网营销师等。 三、申报材料 1. 申请表:填写《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职业能力评价基地申请表》(附件2),详细说明申报单位的基本情况、师资力量、设施设备、可行性分析等内容; 2. 证明材料:提供申报单位的法人证书、营业执照、相关资质证书、师资队伍证明材料(如教师职称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工作简历等)、场地设施设备照片或租赁合同、管理制度文件等相关证明材料的复印件,并加盖单位公章。 四、申报流程 1. 提交申请:申报单位请于2025年4月20日前将申报材料(纸质版一式二份,电子版一份)报送至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培训部。 纸质版材料需装订成册,邮寄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大街168号朗琴国际B座1019室。 电子版材料发送至指定邮箱xiaoyanna@ccianet.cn,邮件主题请注明“陶瓷行业职业能力评价基地申报 - [申报单位名称]”。 2. 资格审核: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将对申报材料进行资格审核,审核通过的单位根据情况将进入实地考察环节。 3. 实地考察:组织专家对通过资格审核的申报单位进行实地考察,了解申报单位的实际情况,评估其是否具备开展职业能力评价工作的条件和能力。 4. 发布公告:将通过实地考察和综合评审确定的试运行基地入选名单在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网站进行正式发文公告,并颁发“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职业能力评价基地”牌匾。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肖艳娜、刘一泽 联系电话:18910262605、15911180228 电子邮箱:xiaoyanna@ccianet.cn 附件:1.附件1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职业能力评价基地基础标准.docx 2.附件2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职业能力评价基地申请表.docx 3.附件3职业能力评价证书样本.docx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 2025年3月14日 【详情】

扫码关注公众号

行业服务部:010-63305033  培训部:010-63305398  科技信息部:010-63305626  展览部:010-6330575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大街168号朗琴国际B座1019室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554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