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网站

返回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010-63305665

综合部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聚焦

【动态】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四川泸州召开

发表于:2024-12-09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四川泸州召开

2024年12月16日,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八届一次理事会在四川泸州古蔺县二郎镇郎酒庄园天宝洞休闲度假酒店隆重召开。中编办原副主任,现任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张崇和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张崇和讲话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第七届理事会会长杜同和、副理事长吴越申、副理事长浦永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党建人事部副主任韩雪梅以及泸州市市长余先河、郎酒集团总经理刘毅等有关领导和嘉宾出席会议。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第七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侯文全主持会议。张崇和在讲话中表示,陶瓷行业是我国重要的传统产业、民生产业,是我国轻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六年来,陶瓷行业稳外贸、提内需、谋转型、促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23年,我国陶瓷行业规上企业3328家,产值超5500亿元,利润390亿元,出口215亿美元,陶瓷砖产量84亿平米,卫生瓷产量1.6亿件,日用及陈设艺术瓷产量180亿件。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陶瓷制品生产国、出口国和消费大国。张崇和指出,过去六年,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第七届理事会协助政府、引导行业、服务企业,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行业稳步发展,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一是维护行业利益,通过向政府部门反映相关问题,维护了企业合法权益;二是搭建会展平台,成功举办四届中国(广州)国际陶瓷工业展和五届中国(北京)国际精品陶瓷展览会,推动了我国陶瓷工业扩大开放、智能化升级;三是推动技术进步,配合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组织鉴定科技成果,制修定国标、行标、团标和清洁生产评价标准,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标准基础;四是培育产业集群,目前,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与地方政府共建产业集群22个,产业集群质量得到优化,促进了地方产业经济发展,增强了区域特色竞争优势;五是强化人才培养,为陶瓷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人才支撑,带动了4万多人就业、创业;六是履行社会责任,组织企业参与脱贫攻坚等,彰显了行业担当,强化了社会责任。张崇和对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今后的工作提出几点希望:——强化党建统领发展。要落实中央要求,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扎实做好党建工作,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要落实中央社工部要求,把握新时代协会党建工作特点,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强化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行业的功能;要巩固巡视整改成果,坚持依法办会、从严治会,持之以恒,以党建为统领,全面提升协会的现代治理能力,努力把协会建成陶瓷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者。——绿色低碳引领发展。要引领行业,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动节能降耗、减污降碳,建设高水平绿色制造体系;要鼓励企业,采用低温快烧短流程技术,应用坯体减薄干法技术,优化用能结构,高效节能清洁生产,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新质生产促进发展。要号召行业企业,积极响应、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作出的全面部署;要引导行业,把握科技创新核心要素,加大研发投入,创造更多原创性成果,用到产业链上,转化为生产力;要鼓励企业,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生产品质精良、花色优美、品牌响亮的陶瓷制品,把新质生产力体现到产品上、落实到服务美好生活中。——搭建平台开放发展。要引领行业,巩固国际市场,创新对外投资,促进国际产能合作;要办好中国(广州)国际陶瓷工业展,发挥平台优势,展示前沿技术,展览尖端产品,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做大做强中国陶瓷产业。——人才为本保障发展。要落实人才强国战略的要求,结合行业特点,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要继续做好职业技能培训评价,办好技能竞赛,全面提升技能人才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要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培养行业科技人才,促进科技创新;要加强协会干部队伍建设,发挥好中年人作用,强化年轻人素养,形成人才梯队,提升治理能力,构建高效协作、服务优质、凝聚行业的职业化工作团队。以多元化的人才建设服务陶瓷行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中陶协第七届理事会理事长杜同和作工作报告

杜同和理事长报告第七届理事会工作,吴越申副理事长做第七届理事会财务报告,王耀玲监事代表第一届监事会报告工作;与会代表审议并通过了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第七届理事会工作报告、第七届理事会财务报告、第一届监事会工作报告。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修改后的《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章程》、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会费收取和使用办法、分支机构和代表机构管理办法、财务管理制度、信息公开制度、陶瓷行业内争议处理规则等管理制度。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党建人事部副主任韩雪梅宣读文件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党建人事部副主任韩雪梅宣读了中央社会工作部二局《关于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第八届理事会负责人人选审核结果的通知》。八届一次理事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和领导机构。刘挺当选为新一届理事长,吴越申、侯文全当选为新一届理事会副理事长,樊瑞新当选为第八届理事会秘书长;吕品昌当选第二届监事会监事长。与会代表一致推举杜同和同志为中陶协第八届理事会名誉理事长。本届领导机构在人员构成上,更注重各方面代表性,既有相关协会负责人,更有来自科研院所、职业教育领域、各类陶瓷产品及装备和辅助材料生产企业与机构负责人。从总体上看体现了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特点,符合行业发展趋势和协会工作需要。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长刘挺讲话

新一届理事会理事长刘挺发表了讲话。他代表新一届理事会对上级领导和与会代表的信任与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说:张崇和会长对陶瓷协会今后工作提出的五点希望高屋建瓴、立意深远,是对新时代新征程陶瓷行业发展的新要求新任务,为推进陶瓷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遵循。杜同和理事长对新一届理事会提出的七点工作建议目标明确、操作性强。三十多年来,经过历届理事会领导的耕耘和拼搏,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已经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未来五年,我们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和努力,更好地服务会员,服务行业,推动协会工作迈上新台阶。要在政策宣贯、信息交流、科技创新、展览宣传、标准制定、品牌提升等方面,为会员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促进会员企业的发展,增强会员企业的盈利能力,提升会员单位的归属感。要进一步强化产业政策研究、行业发展研判、标准制修订、展会平台搭建等工作,全面支撑政府相关部门的战略部署。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陶瓷工业体系,增强产业发展动能。要以绿色低碳、数智赋能、标准引领、文化内涵等为抓手,推动我国陶瓷行业补链强链、“三品”提升,为实现“陶瓷强国”做出应有的贡献。要以党建引领完善协会自身建设,提高协会工作人员的服务能力与水平,加强和完善协会人才队伍的培养和梯队建设,构建高效协作、服务优质、凝聚行业的职业化工作团队。以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服务陶瓷行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会员企业,满足行业发展和协会工作的需要。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以建强“八大轻工”为己任,认真负责地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以改革进取的精神推进协会各项工作,带领协会工作人员进一步做好服务会员、服务行业、服务政府、服务社会的工作,与行业同仁们共同努力,为中国陶瓷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国陶瓷行业强国梦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大会充分发扬了民主,呈现了庄重、团结、和谐、热烈的气氛,在全体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下,大会圆满完成了各项既定议程。来自全国各陶瓷产区相关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领导,行业协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各分支机构负责人,各大院校及研究机构的兼职副理事长和会员代表近600人参加大会。
上一篇:
下一篇:

行业动态

更多

  • “双碳”战略引领绿色转型 | 能源清洁化加速陶瓷行业“绿色蝶变”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聚焦美丽中国建设,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于2023年发布《轻工业重点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6方面重点任务”“9项重点行业达峰行动”,大力发展绿色生产力,加快全行业绿色转型。两年来,陶瓷、日用玻璃、塑料、皮革、食品、家电、照明等重点领域,加快“绿色轻工”建设,逐步实现了用能结构向低碳化、清洁化转型,产品结构向轻量化、节能化转型,资源利用向循环化、高值化转型。全行业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轻工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关键时期”。轻工业肩负着推动工业和消费领域降碳的双重使命,陶瓷行业作为轻工业碳达峰的重点领域,积极落实《轻工业重点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将节能降碳作为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经过全行业的努力,用能结构明显优化,能源清洁化加速,装备节能水平提升,低碳工艺推广应用,生产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逐步提高。目前,陶瓷行业每年碳减排约1000万吨,平均每年降碳约3.5%,为“双碳”目标实现做出重要贡献。 陶瓷行业加快用能结构转换,煤炭减量替代成效明显,用能结构正在向清洁化、低碳化、多元化转型。近两年,全国各陶瓷产区加速“煤改气”“电代气”,各企业持续推进煤炭替代,天然气使用比例明显提升。目前,全行业焦炉煤气、液化气、煤层气已全部停用,天然气已成为行业主要能源。能耗占陶瓷行业82%的陶瓷砖产业,天然气使用占比已达58%,比2022年提高约20个百分点;卫生瓷和特种陶瓷产业,天然气使用占比更是达到95%,陶瓷行业“煤改气”进程加快。同时,陶瓷行业在电力资源优势地区推广电窑炉,应用范围逐步扩大,日用瓷产业电窑炉的使用比例比2022年提高10个百分点,德化、醴陵等产区“电代气”成效显著,醴陵市陶瓷产业电窑炉用电超过整体生产用电的60%,工业用能电气化迈出坚实步伐。 陶瓷行业加快技术创新,积极推动清洁能源应用,生物质能、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开始应用。2024年,“氨氢零碳燃烧”技术取得突破,我国陶瓷行业零碳技术产业化推进了一大步。2024年9月27日,全球首条陶瓷工业氨氢零碳燃烧技术示范量产线,在广东佛山蒙娜丽莎集团正式投产。新产线总长150米,年产量达150万平方米。该技术以100%纯氨作为燃料,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打造了真正意义上的“零碳工业窑炉”。该生产线综合利用燃料供应系统、烟气排放控制技术、在线监测系统等,实现了氨氢零碳燃烧技术在陶瓷工业的产业化应用。随着该技术逐步应用,佛山陶瓷产区160条陶瓷板生产线,将实现直接减碳66.5万吨/年,陶瓷产业绿色转型将推向一个新高度。 陶瓷行业以设备工艺升级加速绿色制造。装备能效提升,连续球磨、低温快烧等技术不断创新,特别是连续球磨的加速应用,陶瓷行业绿色化进程加快。陶瓷制造中,原料制备占整条生产线能耗的40%,连续球磨的应用能有效降低能耗和成本。相比间歇球磨,连续球磨可直接节能20%以上,同时通过降低泥浆含水率实现干燥节能,每条标准化生产线每天节标煤1吨以上,节能降耗效果明显。在连续球磨的基础上,陶瓷行业加快集成创新,提升整体效能。马可波罗控股公司开发了新型连续球磨、低温快烧、高效制粉等低碳生产技术,全方位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经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组织的专家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并获2024年度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技术装备的创新与应用,为陶瓷行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来源。 作为轻工业碳达峰的重点领域,陶瓷行业推动源头降碳,着力优化用能结构,推动了能源清洁化,用能电气化,为“双碳”目标的实现做出了积极贡献。未来,轻工全行业将积极奋进,以“双碳”工作为牵引,推动轻工业绿色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详情】

扫码关注公众号

行业服务部:010-63305033  培训部:010-63305398  科技信息部:010-63305626  展览部:010-6330575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大街168号朗琴国际B座1019室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554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