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网站

返回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010-63305626

信息部

当前位置:首页 > 协会活动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七届五次理事会工作报告

发表于:2022-12-28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

七届五次理事会工作报告

2022年12月28日)

 

第一部分 2021年工作回顾

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2022年度,在国资委、中轻联会社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协会党支部和全体党员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履行党建工作主体责任,加强班子自身建设,强化支部的政治引领力,以推动陶瓷行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紧密围绕会社党委党建工作要点,落实巡视整改工作,巩固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果,努力将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有效融合,相互促进,提升了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

(一)以支部换届为契机,强化党建工作。今年,协会党支部按期进行了换届,明确了由支部书记和支部联络员构成的党支部工作机制,分析了过去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健全完善了《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党支部党建制度建设》。其中包括基本组织制度、党组织工作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制度三个方面的内容,并进一步完善了党建阵地,在协会公共区域建设了四面党建墙。通过制度和阵地建设,保证党组织活动质量,保证党内生活制度化、规范化。

(二)牢记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为巩固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喜迎党的生日,协会党支部全体党员及员工共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纪念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在新的征程上为行业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

(三)坚持党建政治引领,做到党建业务两手抓,着力为行业办实事,为员工办好事。协会领导班子和党支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贯彻国资委、会社党委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全国各地疫情多次爆发的情况下,协会组织秘书处全体员工,全力投入复工复产一线,分别赴山西朔州、江西景德镇、广东潮州、四川泸州、浙江杭州、广东佛山、江苏宜兴、福建德化、山东淄博、云南建水等陶瓷产区,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产区情况,听取企业意见和建议,为行业办实事。

二、多项措施并举,推动陶瓷行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前三季度,陶瓷行业规模以上企业3304家,完成营业收入4935亿元,利润总额286.9亿元。目前,全国陶瓷行业近十万企业,200万从业人员,形成了超大规模陶瓷产业。陶瓷企业作为推动行业建设的主体,为加快提高品牌价值和行业影响力,为传承工匠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发挥了榜样作用。全行业经过不懈努力奋斗,为走出一条扎实坚定的发展之路,为稳定经济、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发挥了关键作用。在此,向为中国陶瓷行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各产瓷区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家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一)充分发挥好政府与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

协会全面强化行业组织的职能,努力为行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主动向工信部、发改委、商务部、国家市场总局、中轻联等多个部委高频次反馈陶瓷行业情况趋势、困难诉求、政策建议。2022年中陶协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排污许可证质量核查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提出修改意见;向国家发改委反映行业遇到的大宗原辅材料、燃料涨价、出口波动变化等情况;协助中轻联完成《轻工重点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陶瓷部分内容;向国家发改委提出了“陶瓷产品能耗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参考数据。同时对国家最新政策进行深度解读、广泛宣贯,体现了协会的权威性和桥梁作用。根据《关于推荐参加2022年度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申报工作的通知》和有关规定,推荐14个科技成果参加了中国轻工科技奖申报;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评选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奖的通知》的要求,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择优推荐3个项目参评中国专利奖等,协助中轻联完成《中国轻工业年鉴》、《中国轻工业发展史》编纂等工作。同时参与了中国工业大奖、“专精特新”小巨人、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轻工百强与行业十强、工信部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制造业单项冠军、升级和创新消费品指南等国家级荣誉的推荐和评定工作,为增强企业发展信心,树立行业示范典型,推动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多渠道、多方位搭建展会平台

展会作为构建现代市场体系的重要平台,发挥了十分显著的作用。近两年来,受疫情及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等影响,陶瓷行业展会频次和面积有所收缩,但同时也促进了展会内外贸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协会及时关注2022年第36届的中国国际陶瓷工业技术与产品展览会的举办情况,提前谋划,调整办展策略,为2023年第37届中国国际陶瓷工业技术与产品展览会的举办打好基础。在关注中国国际陶瓷工业技术与产品展会的同时,大力支持全国各地方陶瓷产区的展会,促进地方陶瓷产业发展,支持了“2022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2022德化国际陶瓷博览会”、“第五届世界青瓷大会”、“第二十二届中国(淄博)国际陶瓷博览会”、“宜兴国际陶文化节”、“第二届宜兴陶瓷行业生肖作品迎春展”等展会的举办。因疫情原因部分展会未如期举行,但仍然为行业融入“双循环”发展战略提供了机会,为企业树立产品品牌提供了渠道,见证了中国陶瓷行业踔厉奋发、勇于前行的姿态。

(三)加快特色区域、产业集群建设

陶瓷产业集群是拉动陶瓷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品牌建设为重点,推动集群价值提升;以完善产业链条为核心,扩大集群规模,推动产业升级;以完善配套为保障,创优集群发展环境。这是陶瓷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意义所在。2022年,协会继续对具备条件的陶瓷产业集群进行了培育和,中陶协将继续贴近产区,根据全国陶瓷行业发展的总体布局和产业政策,在中轻联的指导下,按照“总量控制”的原则,会同地方政府,培育和发展更多更好的高质量产业集群。

(四)加强协会内部建设

加强自律和做好服务是行业协会的重要职责。一年来,协会聚焦主责主业、更好发挥职能作用、全面提升服务会员、服务行业、服务社会、服务政府的能力。协会从强化自身建设入手,在认真梳理年度工作的基础上,将重点工作进行细化,通过明确要求、严格标准、落实责任,在依法依规办会的基础上,严格执行理事长办公会议、重大事项集体决策、档案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制度,研究制定秘书处重点工作目标绩效考核办法,起到了鼓励先进、查找差距的作用,提高了秘书处服务意识和履职能力。

2022年,协会加强了信息化平台建设,增设《陶瓷行业大事简报》专栏。通过各大网站、媒体、企业公众号等几百家新闻宣传媒介,选择一些国内外和陶瓷行业有关的政策法规、统计数据、重大活动、科技发展、产品质量、会员企业新闻等最新情报,简明扼要的采用微信公众号等快速推广形式呈现给会员企业。目前《陶瓷行业大事简报》专栏已出了39期,增设了《会员风采画报》专栏,精准宣传会员企业发展变化,以图片(包括企业外景、生产线、设备设施、产品设计、作品展示等方面)的形式,并配上会员企业简介,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广为宣传。目前《会员风采画报》专栏已出了22期。

三、通力打造职业技能等级鉴定(职业能力评价)和职业技能竞赛平台

2022年,协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和技能人才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积极落实人社部关于健全新时代技能人才培养相关政策。在中国轻工联的指导下,持续推进陶瓷行业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畅通陶瓷行业职业技能人才发展通道,通力打造职业技能等级鉴定(职业能力评价)和职业技能竞赛双轨发展,促进陶瓷行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一)提升职业技能等级鉴定和职业能力评价工作

2022年是国家实施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改革的第二年,这一改革给轻工行业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带来巨大挑战。在过去的两年中,协会双线联动,积极推动国网证书,大力发展行业证书。2022年,成功评价装饰装修工、陶瓷装饰工、陶瓷原料准备工、陶瓷烧成工、陶瓷工艺师、陶瓷产品设计师、美缝师7个职业(工种)2700余人次。截至目前已协助河南、广西两省基地成功进行国网备案,广东、山东、重庆、山西等省行业基地备案也正在推进中。

协会为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开发和职业能力培训评价做了大量工作,成为人社部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开发单位,今年8月,协会对《陶瓷产品设计师》《陶瓷工艺师》两部新修订的标准进行了初审,同时启动《陶瓷成型施釉工》标准的修订工作。下一步,协会将在持续加强职业技能标准开发的基础上,与有关单位合作,积极开展职业能力水平评价工作,为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2022年,新修订的国家职业分类大典正式发布。在各产区、陶瓷协会、企业、院校和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我协会申报的《美缝师》、《陶瓷饰面装饰工》两个新职业工种列入其中,这将为陶瓷行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带来十分积极的作用。

为建设高水平轻工行业从业人员队伍,建立健全轻工行业人才评价体系,规范开展轻工行业职业能力评价,确保职业技能评价质量,2022年7月,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在宁波召开全国轻工行业职业能力评价工作会议暨2022年第一期全国轻工行业职业技能等级评价考评员培训会。协会积极组织和发动行业评价基地工作人员参与培训,提升工作能力,共有110余人报名参加了此次培训,均顺利结业并取得证书,这为我们行业建设一支理论扎实、专业过硬、作风优良的考评员队伍,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为表彰我协会在职业能力评价工作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在此次会议上授予我协会“2021年度轻工职业能力评价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二)大力推动全国陶瓷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1、开展“2022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八届全国陶瓷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简称“国赛”)。本年度“国赛”是经人社部批复,由协会与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全国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竞赛,属于国家级二类大赛,本次竞赛共举办陶瓷装饰工、陶瓷产品设计师、镶贴工三个职业(工种)大赛。“2022年全国轻工陶瓷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和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全国委员会联合主办,包含陶瓷装饰工(陶瓷书法)、陶瓷产品设计师(陶瓷综合设计)两个项目,国赛和行赛同时开展。截至目前,协会已完成两个国赛项目,一个行赛项目。

2、开展职业技能竞赛表彰,组织参加竞赛裁判员培训。陶瓷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已连续举办七届,所有国赛和行赛竞赛项目均按人社部、全总、中国轻工联的要求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七届职工组预赛累计116场,参加选手2万多人,参加决赛人数1272人;学生组每届参加决赛人数为140人,参与院校从2015年的16所增加到2021年的29所。2022年,协会组织人员参加了中轻联于重庆市江津区举办的“2022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轻工大赛动员大会暨国家级裁判员培训”,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荣获“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轻工大赛优秀组织奖”,郑纪委等42位老师获得了2021年度“全国轻工技术能手”称号,景德镇市人设局荣获“轻工大赛突出贡献奖”。

为保证全国各预赛区和总决赛的活动的顺利开展,协会组织行业内100余名老师参加了中轻联组织的裁判员培训,参训老师均顺利结业并取得相应赛事的裁判员证。

3、积极协助地方推动预赛工作。职业技能总决赛的质量、规模取决于地方预赛的组织水平。陶瓷行业预赛区组织单位多为地方行业协会,在人力资源与经费方面都存在短板,为提升地方预赛组织的积极性和水平,协会积极联络各地方人社部门为预赛区争取荣誉奖励,并通过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联通各预赛区地方工会获得竞赛经费支持,2022年新增陕西、云南、重庆、辽宁等预赛区获得地方人社部门和工会的支持,积极开展了预赛的组织工作。

四、加强科技创新引领和标准化体系建设

科技创新和标准体系建设是国家经济不断发展和繁荣的原动力。2022年,协会与中轻联一起,对广东唯美陶瓷有限公司、广东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广东东鹏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潮州市索利德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广东健诚科技玻璃制品有限公司等单位完成的科研项目进行了鉴定工作。协助中轻联完成轻工重点实验室复评及新增重点实验室认定、中国轻工业科技创新平台认定等工作。

目前,陶瓷行业龙头企业已经迈开了创新步伐,加快进行全产业链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与行业信息化服务企业合作,实现云设计、云制造,推动了科技创新在行业的快速发展与提升。陶瓷行业的市场渠道创新正在进行,一批建陶家居企业进入整装大家居赛道,与装企、设计师、地产商合作共同拓宽需求范围;尝试跨品类、多业态、全场景融合,提升设计与服务能力、供应链与信息化能力,打造全屋家居新生态;同时,互联网家居企业关注线下体验优化布局,探索新零售模式。在多方联动下,建陶市场呈现出多方向整合演进的全新格局。

中陶协作为全国日用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05)主任单位,积极协调服务,与承担单位中国轻工业研究所一起共同做好行业的标准化工作。协会以及各分支机构积极参与多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为陶瓷行业的品质提升和更好应用创造了条件。2022年,标委会对《铜红釉瓷器》国标,对《陶瓷用框架窑具》、《陶瓷酒瓶》、《陶瓷用匣钵》三项行业标准进行了修订。团体标委会制定了《日用陶瓷燃气隧道窑能效评价》、《陶瓷燃气隧道窑能效测试与计算方法》、《鱼子蓝釉瓷器》、《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双承诺服务规范》、《珐琅彩瓷 工艺规程》、《岩板》、《建水紫陶》、《岩板施工技术规程》、《陶瓷茶具》系列等团体标准。

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陶瓷行业信用体系建设,为龙泉瓯江青瓷有限公司和宜兴葛军艺术馆等企业进行了信用等级评价工作,为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五、坚持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方向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协会及时了解把握国家相关政策,引导企业有序开展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提高生产运行能效,依法依规引导企业逐步淘汰落后产能、落后工艺、落后产品,推广绿色低碳工艺技术装备应用。

为解决陶瓷行业能源紧张和价格居高不下的困境,协会积极探索新能源--氢能在陶瓷工业生产中作为高品质热源的应用,引导行业由高碳工艺向低碳工艺转变,联合陶瓷行业上下游产业链的龙头企业进行攻关,突破氢能应用的关键技术后,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陶瓷行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探索一条新路经。目前协会与北京中氢新能技术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待疫情过后,抓紧实施落地。

六、把握新时代陶瓷艺术发展方向,促进陶瓷文化传承与创新

协会注重发挥我国陶瓷文化资源丰厚的优势,协调推动各重要陶瓷产区文化交流和互动。2022年,中陶协和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了“第十二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展”,来自全国29个省市的陶瓷艺术工作者报名参与,共展出日用陶瓷、传统艺术陶瓷、现代陶艺类作品四千余件(套)。参展作品内容丰富、产区地域特征明显、文化气息浓厚、制作精美、技术含量高,充分反映了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下陶瓷设计创新取得的最新成果。四十多年来,该活动已成为陶瓷艺术设计领域一个重要的学习交流的平台,对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精湛陶瓷技艺、促进陶瓷艺术创新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22年,由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主办,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承办,广西钦州市坭兴陶行业协会、建水县紫陶协会、重庆市荣昌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贵州省工艺美术协会陶瓷专委会、佛山陶都工艺美术馆共同协办的第五届中国四大名陶(4+N)宜兴展在中国陶都陶瓷艺术国际博览中心举办。本次展览共展出了包括宜兴陶、坭兴陶、建水陶、荣昌陶四大名陶产区及石湾陶、黑陶、牙舟陶、夏都陶等精美陶瓷作品286件(套),呈现的是泥与火的传统艺术,代表的是陶艺领域的最高水平,为弘扬中国的陶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为了促进陶瓷行业与酒业的跨界融合,协会与郎酒集团联合主办了“郎酒杯”全国陶瓷酒器创意设计大赛暨主题论坛活动。来自全国十余个省市的300余名陶瓷艺术工作者、院校师生、设计公司和陶瓷酒器生产企业参加了本次活动,为助推中国陶瓷酒器的艺术和设计水平的提升探索出一条新路径,搭建了“瓷+酒”跨界合作、创新发展、共享共赢的新平台。协会还举办了“首届‘世遗磁灶窑杯’创新设计大赛”。

陶瓷文化活动的举办,有力的推动了陶瓷产品设计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时也发现和推出了大量的优秀设计人才,开发了更多的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提高了我国陶瓷产品的档次和整体水平,为实现陶瓷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各位理事、各位代表!

当前行业发展进入关键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我们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适应新形势,对标高标准,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力同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苦干实干,为建设新时代陶瓷强国而不懈奋斗!

第二部分  2023年工作安排

2023年,中陶协要做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二十大会议精神,全力推动落实国家发展战略

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是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任务。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战略目标,陶瓷行业要积极对接,认真落实。目前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可持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时,我们要及时发现陶瓷行业发展中的新苗头、新情况、新问题,预判发展趋势,提出应对策略和建议。积极配合国家有关部委及中轻联,与地方政府、行业组织统筹做好陶瓷工业特色区域管理、重大课题研究以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科技成果鉴定、科技奖、专利奖、质量奖、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等国家级项目的申报和推荐工作。

二、继续促进中国陶瓷文化传承创新

陶瓷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陶瓷文化,是我们的神圣使命。要凝聚行业力量,记录技艺精髓,维护核心技术,保护文化遗产,保持艺术本色,利用科技成果,让陶瓷工艺焕发活力。要鼓励大师带徒授艺,师徒相长,传承古法工艺,保留历史记忆,让陶瓷艺术生生不息,留住陶瓷文化之根。要以新材料、新工艺提升产品设计水平,以新技术、新理念提升产品品质神韵。协会将继续做好中国的“四大名陶展”等以及各地方陶瓷产区组织的相关活动,以传承创新点燃中国陶瓷文化的世界之光。

三、全力打造好国内外展会平台

因新冠疫情影响,国际间的合作、沟通、交流均受到极大限制,并且目前国内的展览形势比较复杂,我们要谋划好2023中国(广州)国际陶瓷工业技术与产品展览会的统筹工作,改进办展模式,积极打造出口与内销双循环,以线上线下联动、展览与论坛互动、行业与企业推动的模式,通过最具前沿的科技手段、最具震撼的感官场景、最具启发的先锋观点,为陶瓷产业探索发现蓄势赋能。2023年,继续做好中国(北京)国际精品陶瓷展、(宜兴)工业陶瓷产业展的招展招商工作。继续支持全国各陶瓷产区以及地方展会的举办,在消费端发力,促进各陶瓷产区之间的交流、合作、共赢。

四、进一步推进标准化体系建设

要继续做好国标、行标和团标的制修订工作,提高标准质量。协会团体标准要立足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节能降碳等新需求,发挥出团体标准的特点和优势,为迅速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做背书,弥补市场标准的空缺,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提供基本的应用数据支持。各级会员企业要积极参与,创建中国标准品牌。各类标准制定要瞄准市场、瞄准国际,提高科技含量,为我国陶瓷工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五、继续做好陶瓷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大赛工作

2023年,协会将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优势,积极履行行业组织的社会责任,厚植陶瓷文化,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技能人才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激励更多的劳动者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陶瓷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为全面推进陶瓷业做大做强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2023年,协会将继续做好国赛陶瓷手工成型工(拉坯)、陶瓷雕塑工、陶瓷工艺品制作师的大赛工作,同时积极做好行赛的申报工作。

六、继续以党建为统领,加强协会自身建设

新时代对行业组织发展提出新要求,协会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服务行业企业中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今年年初,协会秘书处已经搬入新的办公地点,从根本上解决和改善了办公条件和环境。2023年协会要切实做好党建工作,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落实二十大会议精神,确保协会的正确发展方向。要凝聚多方力量,壮大协会队伍,发展好会员,创新服务,提高服务能力,提升服务质量,做好媒体及网络宣传工作,把协会打造成高素质、高效率的一流行业组织。

2023年,是协会换届年,协会将根据民政部《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关于全国性行业协会负责人管理办法》、《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行业协会换届选举暂行办法》和《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章程》等文件规定和要求,结合陶瓷行业实际情况,对部分理事、常务理事、副理事长进行调整,希望大家以行业发展大局为重,配合协会工作,顺利完成换届。

上一篇:
下一篇:

陶瓷之都

更多

  • 陶瓷之都--江西省景德镇市 景德镇市位于江西东北部,总面积5256平方公里,总人口156.5万,景德镇制瓷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拘谨已有1800多年历史。在汉代,景德镇经历了制陶和原始瓷器或早期瓷器的阶段。到了唐代,景德镇的制瓷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瓷器已进贡给朝廷。五代时景德镇的制瓷业已具有相当的规模,产品主要有青瓷和白瓷,瓷器的质量接近或达到了现代瓷的标准,为景德镇瓷业在宋代的繁荣和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宋代景德镇瓷器经过广州泉州量大商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通达海外大小五十多个国家。明清后御窑厂的设立,民窑的开放发展,使景德镇成为一座完整的手工业城市和中国陶瓷艺术与生产中心。 新世纪以来,景德镇陶瓷产业发展迅猛。2010年景德镇陶瓷工业实现总产值160亿元,陶瓷出口突破3亿美元。全市规模以上的企业112家,陶瓷生产、销售及辅助配套的从业人员10万余人。目前,景德镇陶瓷产品涉及艺术瓷、日用瓷、建筑卫生陶瓷、技术陶瓷等各个领域。景德镇市陶瓷产品涉及艺术瓷、日用瓷、建筑卫生陶瓷、技术陶瓷等各个领域。景德镇市陶瓷人才济济,仅“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就有60位;同事还拥有一大批陶瓷专家教授、省级大师和数千名高中级工艺美术师。在新的历史时期,景德镇市特别重视文化创意产业。2010年,景德镇市陶瓷文化创业产业就业人数达5万人,陶瓷文化创意产值达62亿。陶瓷文化创业产业已成为景德镇市最具有潜力的连续产业之一。 【详情】

陶瓷名城

更多

  • 共赏中国北方瓷都新风采——唐山 中国幅员辽阔,960万平方公里的神州大地,孕育着各方水土的独特文化。唐山,一座孕育着古老陶瓷文化的城市,以中国北方瓷都的身份展现。在唐山,最著名的城市名片之一,莫过于“北方瓷都”。历史记载,600年前的明朝,唐山陶瓷问世,至此仍在流传。清代撰写的《滦州志》风俗篇中记载:明朝永乐年间“惟唐山多缸窑能制陶器罂瓮盆盎之属 ”。唐山陶瓷包括:日用瓷、卫生瓷、建筑瓷、工业瓷、技术瓷、美术瓷等,品种达500种之多。除此之外,陶瓷产品遍布生活所需。1961年10月,第一届唐山陶瓷展览会在首都劳动人民文化宫举办,展期29天。朱德曾亲临展会并题词:充分发挥唐山陶瓷在资源和技术方面的有利条件,生产更好更多的生活和工业用瓷,满足内销和出口的需要,成为第二个景德镇。在当时的日用瓷产品结构中,唐山陶瓷形成为被誉为“四朵金花”的红玫瑰牌骨质瓷,白玉牌白玉瓷,木兰花牌玉兰瓷和白兰牌白兰瓷。唐山陶瓷具有造型新颖、装饰多姿、品种齐全、刻意求新之特色。发展至今,已经在中国陶瓷业内稳扎稳打。作为北方瓷都,唐山的陶瓷艺术亦在与时俱进。2016年唐山陶瓷博览中心有幸成功举办“路南之光”第十九届唐山中国陶瓷博览会。拥有容纳庞大客流量的占地规模,人性化的基础设施,国际化的服务水平,前后共有300多家国内外知名陶瓷品牌参展。2017年在获得举办第20届陶瓷博览会举办权的唐山中国陶瓷博览中心更是与红星美凯龙强强联合,在此发展大背景下,红星美凯龙陶博中心应运而生。不仅聚合唐山陶瓷行业资源,建立全业态的陶瓷市场,以展带贸,以贸促展,带动唐山陶瓷产业发展,而且还以“家”为名,打造一个后现代化家居生活广场,让更多的人民享受到优质生活。在2019年的今天,唐山又重新荣获“中国北方瓷都”称号,唐山陶瓷人将众志成城,共同完善中国北方瓷都的名片! 【详情】

010-63305626 |信息部
010-63305665 |办公室

信息部:010-63305626  行管部:010-63305093  会展部:010-68396272  办公室:010-63305665  传真:010-68396272
主办:中国陶瓷工业协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大街168号朗琴国际B座1019室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554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