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网站

返回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010-63305626

信息部

当前位置:首页 > 协会活动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七届四次理事会工作报告

发表于:2021-12-14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

七届四次理事会工作报告

2021年12月14日)

 

一、过去一年来的工作回顾

一年来,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的影响,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在这种形势下,我国的陶瓷行业仍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021年1-9月,全国3163家规模以上陶瓷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完成5038.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02%;实现利润328.2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03%。在我国后疫情时代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情况下,中陶协积极支持企业加快复工复产,在各省市陶瓷行业协会和地方产区政府的支持下,克服疫情影响,做了大量工作,举办了多场全国性大型活动,努力巩固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推动陶瓷行业智能化、数字化、科技化和高质量发展,促进行业平稳运行。一年来,在国资委、工信部和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轻联)等上级部门的领导下,在各位理事的大力支持下,在广大会员的积极参与下,本着为会员、为行业、为政府做好服务的宗旨,加强行业自律和自身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搭建桥梁和纽带,做好全方位服务,反映行业诉求

为推动陶瓷行业高质量发展,中陶协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有关部委、中轻联等相关工作部署,积极参与政策研究、决策、解读和跟踪等各项工作。中陶协采取深入行业实地考察、展会、专题座谈会、研讨会等多种形式,了解行业状况,听取企业意见建议,集中向有关部委反映企业诉求。参加了工信部、民政部、发改委、商务部、中轻联等有关部门组织的座谈会,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反映企业和行业诉求。分别向工信部、发改委反映了陶瓷行业大宗原辅材料涨价、出口集装箱“一箱难求”、天然气供应紧张并大幅度涨价等问题,受到相关部委重视。 

(二)以科技为引领,加块陶瓷行业的转型升级

目前,我国陶瓷领域的关键设备零部件、关键辅助材料、关键功能性陶瓷材料、先进陶瓷制备技术等方面仍然依赖进口面临被别人“卡脖子”的严峻挑战,在战略性的新兴产业方面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逐步实现突破,方能带动整体科技竞争力的提升。2021年以来,中陶协把推动行业科技创新放在突出地位。根据《关于推荐参加2021年度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申报工作的通知》和有关规定,推荐17个科技成果参加了中国轻工科技奖申报;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评选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奖的通知》要求,中陶协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择优推荐3个项目参评中国专利奖;根据中轻联《关于组织开展2021年度中国轻工业工业设计中心认定工作的通知》,推荐了2家技术中心参评、2家技术中心复评。

(三)搭建展会服务平台,促进国际化交流与合作,互利共赢

今年7月,由中陶协主办,广东新之联展览服务有限公司承办的202135届中国(国际)陶瓷工业技术与产品展览会成功举办。在展会筹办期间,主承办单位紧紧依靠广大会员企业、参展企业、产区协会和政府部门,到各个产区走访调研,了解企业装备水平,倾听企业所思所想,介绍行业发展趋势及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发展最新成果。在全国各产区政府、协会、企业支持下,本届展会克服了本土新冠疫情的影响以及各种困难,于7月27-30日在广州举行。国内外经济下行,消费需求减弱、新冠疫情不断爆发的情况下,第35届陶瓷工业展规模仍然接近8万平方米,600家中外优秀企业参展,除国内企业之外,意大利、西班牙、德国、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土耳其、印尼等外国企业驻华机构或代理商也积极参与。重点展出了岩板/大板生产加工技术、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数字化工厂解决方案、新一代陶瓷装饰生态系统、绿色生产与可持续解决方案、创新原辅料及功能性材料等先进技术和创新产品。展会同期还举行了“洞大势,开新局——2021中国陶瓷工业发展大会”、“中国日用陶瓷技术装备发展论坛”、“迎战5G智慧制造——2021中国陶卫数字化智造论坛”、“新经济形势下陶瓷岩板发展之道技术高峰论坛”等多场专题论坛以及企业的专场会议、线上访谈直播等相关活动。

为了传播中国陶瓷文化,讲好中国陶瓷故事,弘扬陶瓷大国工匠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彰显陶瓷魅力,展示建党10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陶瓷行业取得的辉煌成就,展示各产瓷区创新发展的丰硕成果,促进国内外陶瓷产品企业高质量发展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我国陶瓷产品的影响力,着力搭建一个共享共赢的国际化、品牌化陶瓷展览平台,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克服了疫情影响,于9月19-22日在北京举办了“精美陶瓷装点美好生活在行动”为主题的“2021中国(北京)国际精品陶瓷展览会”。展会占地20000平方米,展位1100个,参展企业500余家,遍布江西景德镇、广东潮州等全国20多个主要产瓷区,展出精品陶瓷作品30000余件,涵盖了家居生活、室内装饰、文创礼品、艺术收藏、宾馆饭店、园艺装饰、建筑卫生陶瓷等全类别的陶瓷产品,为观众提供了一场别具一格的观展体验,为众多企业融入市场,互动合作,提品质,树品牌,不断地释放潜能提供交流合作机会。展会同期举办了第十届“大地杯”中国陶瓷创新设计大赛;专家专题讲座,聚焦新消费趋势下的陶瓷传承创新主题研讨“品味生活陶瓷与现代家居装饰”活动,搭建了知名设计师与品牌装饰公司的交流互动平台;“名瓷+名茶”品鉴会;亲子家庭“未来陶艺家”陶瓷科普体验等活动,增加公众与陶瓷艺术的深度互动;广泛邀请客商和爱好者观展,开展线上线下推广营销活动,精准拓宽市场渠道,让更多的人体味到了中国陶瓷的魅力。在成功举办2021中国(北京)精品陶瓷展览会的基础上,为创新服务陶瓷行业新举措,协会将展会延伸举办“成就与梦想·中国精品陶瓷全国巡展”,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集中展示近年来国内优秀陶瓷作品,将陶瓷艺术的魅力辐射到全国。

为支持地方陶瓷产区的发展,将新冠疫情的影响降至最低中陶协先后支持和参与主办了2021第四届中国(晋江)国际家装建材博览会、第四届世界青瓷大会·第十二届龙泉青瓷宝剑文化旅游节、中国西部瓷都第八届陶瓷交易博览会、第一届中国(宝丰)官窑瓷器交流大会暨中国·宝丰第二届汝窑陶瓷文化节、第二十届中国(淄博)国际陶瓷博览会、第四届山西·朔州陶瓷产品进出口交易会、2021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

各种展会活动的成功举办,为行业企业融入“双循环”发展战略提供了机会,为企业树立产品品牌提供了渠道,为促进陶瓷消费提供了重要的贸易平台;是深入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以新发展格局推动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与技能大赛工作,为行业提供人才支撑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特别提出,要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李克强总理也对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多次提出具体要求。中陶协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疫情期间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线上培训活动,各培训基地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开展了线下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2021年,国家开始正式推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所属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职能调整,逐步退出具体认定工作,转向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市场机构以及企业、院校等作为社会培训评价组织,提供技能评价服务。根据情况变化,2021年4月,中陶协组织全国30家陶瓷行业评价基地在河南郑州召开了全国陶瓷行业职业技能评价工作会议。协会培训部对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工作改革的进展及相关政策调整做了详细介绍,并在认真梳理原有工作机制的基础上,公布了《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工作流程》、《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基地管理办法》、《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职业技能等级评价考评员管理办法》等制度,使得陶瓷行业评价工作有章可循,统一了各培训基地按规矩、按制度、按要求开展培训鉴定工作的思想认识。同时根据国家人社部和中轻联有关职业能力评价机构的相关规定,对现有的职业能力评价培训鉴定机构进行了考核调整。

按照人社部要求,协会又重新申报了《美缝师》、《陶瓷饰面装饰工》两个新职业,目前这两个新职业已通过人社部的论证。这两个新职业的成功申报将为陶瓷行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带来十分积极的意义。

职业技能大赛是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结合生产和经营工作实际开展的以突出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重点的、有组织的群众性竞赛活动。4月初,人社部发布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的通知》,正式批复了“第七届全国陶瓷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简称“国赛”)。该项竞赛由中陶协与中轻联、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全国委员会联合主办,属于国家级二类大赛,本次竞赛共举办陶瓷手工成型工、陶瓷贴花工、陶瓷雕塑工三个工种大赛。同时中轻联批复了中陶协“2021年全国轻工陶瓷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简称“行赛”)-陶瓷装饰工(陶瓷综合装饰)、陶瓷产品设计师(现代生活陶艺)两个工种的行业竞赛,国赛和行赛同时开展。国赛“陶瓷贴花工”、行赛“陶瓷装饰工(陶瓷综合装饰)”已于11月28日在山东淄博顺利完成比赛;国赛“陶瓷雕塑工”、“陶瓷手工成型工”,行赛“陶瓷产品设计师(现代生活陶艺)”已于12月10日在景德镇顺利完成比赛。有近300人次参加了决赛,为明年的国赛和行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传达的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着力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中陶协与全国轻工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举办了“第七届全国职业院校陶瓷专业学生技能竞赛”,经各职业院校初赛和网络评审,共有27所院校190名学生进入总决赛。鉴于国内疫情反复多变,陶瓷釉料配方、陶瓷拉坯、陶瓷检测和陶瓷雕塑四个赛项采用网络方式进行了总决赛评审。

(五)加强标准引领推动品质提升

标准是现代大生产的必要条件,是科学管理基础,是调整产品结构产业结构的需要,是扩大市场的必要手段,是促进科学技术转化成生产力平台,是推动贸易发展的桥梁和纽带。标准决定着市场的控制权,谁的技术成为标准,谁制定的标准为世界所认同,谁就会获得强大的市场地位和经济利益。在全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协会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注重标准化在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改革发展推动标准体系重构,融合发展促进标准需求扩大,高质量发展需要标准提质增效,只有准确把握大势看清形势,充分发挥标准支撑和引领作用,方能为推动陶瓷行业高质量发展做贡献。2021年,全国日用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05)准备在山西应县召开年会,已与当地进行了有效对接,但因疫情暂时推迟。中陶协作为该标委会主任单位,将继续做好协调、服务工作,提高国标、行标制修订质量。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是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工作的基础。制定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编写教材、建立题库对提高广大劳动者素质,引导职业教育培训,推动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工作的开展都将起到积极而重要的作用。2019年协会已经组织专家完成了《陶瓷装饰工》、《陶瓷原料准备工》两个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修订,相关教材、题库正在编写建立中,目前《陶瓷原料准备工基本知识》已于今年10月份出版。4月18日,协会在郑州又启动了《陶瓷产品设计师》、《陶瓷工艺师》两个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修订工作,目前两个职业均已完成初稿。随后将启动《陶瓷成型施釉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制订工作。

满足市场需求保证团体标准质量,促进一些企业更高水平更优质量地发展是中陶协成立团体标准技术委员会的初衷2021年,中陶协团标委对《陶瓷用乌兰茶晶石》、《强化日用陶瓷器》、《地面用薄施工瓷砖胶粘剂》等3项标准进行了评审并予以发布。鱼籽兰釉陶瓷》《增强拉曼效应芯片》团体标准立项起草工作正在进行中。

(六)把握新时代陶瓷艺术发展方向,促进陶瓷文化传承与创新

陶瓷是中华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向世界讲述着中国故事是中国文化向世界传播的使者肩负着实现中国文化自信与自觉的历史使命,中陶协注重发挥我国陶瓷文化资源丰厚的优势,加强文明互鉴,协调推动各重要陶瓷产区文化交流和互动。

为回顾总结中国陶瓷艺术100年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促进中国陶瓷艺术更好的发展,由协会倡导和推动,由中轻联、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景德镇陶瓷大学、北京国中陶瓷研究院、人民出版社、新星出版社六家单位联合,于2021年3月29日启动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以“牢记使命,振兴中华陶瓷伟业”为主题的《中国陶瓷艺术百年精品集》作品征集、编辑出版活动,各项工作有序进行中。

2021年9月26-29日,在重庆荣昌组织了以“兴名陶繁荣,促产业昌盛”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四大名陶(4+N)展及技艺大赛”,展出陶艺作品330余件(套)。同时还举办了四大名陶产业发展研讨会、陶瓷技艺大赛、名陶展销活动、青少年荣昌陶艺作品展等活动。中国四大名陶展对弘扬中国陶文化,提升四大名陶产地的品牌效应,以及各名陶产区之间的交流与学习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21年10月10-13日,在山西怀仁举办了“第十一届中国陶瓷产品设计大赛-怀仁杯”活动,来自全国22个省市的2300多套作品报名参赛。最终经专家初审,有1005件套作品参与了最终展览,有力的推动了陶瓷产品设计水平的提升,促进了陶瓷行业向深层次、高目标的持续发展,同时也发现和培养了大量的优秀设计人才,开发了更多的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提高了我国陶瓷产品的档次和整体水平,已成全国陶瓷产区一项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创建活动。

中陶协还与龙泉市青瓷行业协会共同主办了“造物·新世代”第二届天下龙泉·青瓷双年展活动;与德化县陶瓷发展委员会共同主办“何朝宗杯”2021中国(德化)陶瓷工业设计大赛等活动;与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了首届高岭·中国村瓷茶文化节暨“瓷、茶、水三友汇大赛”等活动。

(七)进一步规范产业集群管理,发挥陶瓷产业集群的引领作用

陶瓷产业集群是拉动陶瓷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品牌建设为重点,推动集群价值提升;以完善产业链条为核心,扩大集群规模,推动产业升级;以完善配套为保障,创优集群发展环境。这是陶瓷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意义所在。2021年,协会继续对具备条件的陶瓷产业集群进行了培育,根据全国陶瓷行业发展的总体布局和产业政策,在中轻联的指导下,按照“总量控制”的原则会同地方政府,培育和发展更多更好的高质量产业集群。

(八)旗帜鲜明讲政治,永葆忠诚话担当

2021年度,在国资委协会党建局、中轻联党委领导下,协会党支部和全体党员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认真履行党建工作主体责任,加强班子自身建设,强化支部的政治引领,以推动陶瓷行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紧密围绕党建工作要点,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的走深走实,结合后疫情时代行业发展和复产复工需求现状,努力将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有效融合,相互促进,坚持在学中干、在干中学,提高了党建和业务工作的能力水平,努力为产区服务、为行业服务。

2021年4月26-27日,在革命圣地井冈山召开的全国各省市陶瓷协会会长会议期间,举办了“中国陶瓷行业学党史、抓党建、促发展”大型党史教育主题活动,得到了各产瓷区政府、协会的高度评价和积极响应,取得了良好效果。

2021年,河南省遭受巨大水灾,作为陶瓷大省的河南陶瓷行业也受到巨大损失。协会领导第一时间和河南省陶协领导取得联系并代表协会致以慰问。同时以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名义于7月23日向全体会员单位和行业同仁发出《倡议书》,号召行业奉献爱心、积极捐款捐物,支持河南防汛救灾,帮助灾区人民尽快渡过难关。在各地方协会、政府的共同响应和组织下,目前已有多家陶瓷及卫浴企业向灾区人民伸出援手。据不完全统计,陶瓷行业捐款共计520余万,各地自行捐款捐物不计其数,充分体现了陶瓷人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各位理事、各位代表,中陶协一年来所做的工作,是民政部国资委、工信部、中轻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行业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影响特别是新冠疫情冲击团结奋斗的结果。我代表中陶协,对一年来给予协会各方面工作大力支持的政府各有关部门、产瓷区政府、协会、会员企业、理事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2022年工作安排

2022年,中陶协要做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认真落实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做好行业“十四五”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整体布局

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会议精神,统筹做好行业“十四五”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整体布局,加快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产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构建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健康发展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 

(二)及时落实推动国家战略,更好地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短、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战略目标,陶瓷行业要积极对接,认真落实。目前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可持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我们要及时发现陶瓷行业发展中的新苗头、新情况、新问题,预判发展趋势,提出应对策略和建议。要积极配合国家有关部委及中轻联,与地方政府、行业组织统筹做好陶瓷工业特色区域管理、重大课题研究以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科技成果鉴定、科技奖、专利奖、质量奖推荐等工作。

(三)要传承创新好中国陶瓷文化

陶瓷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陶瓷文化,是我们的神圣使命。要凝聚行业力量,记录技艺精髓,维护核心技术,保护文化遗产,保持艺术本色,利用技艺成果,让陶瓷工艺焕发活力。要鼓励大师带徒授艺,师徒相长,传承古法工艺,保留历史记忆,让陶瓷艺术生生不息,留住陶瓷文化之根。要以新材料、新工艺提升产品设计水平,以新技术、新理念提升产品品质神韵。中陶协将继续做好中国四大名陶展、第十二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展以及各地方陶瓷产区组织的相关活动,以传承创新点燃中国陶瓷文化的世界之光 

(四)搭建国内外交流平台,做好“中国(广州)国际陶瓷工业展”、北京陶瓷精品展等展会的组织工作

因新冠疫情影响,国际间的合作、沟通、交流均受到极大限制,并且目前国内的展览形势比较复杂,我们要提前谋划好2023中国(广州)国际陶瓷工业技术与产品展览会的统筹工作、2022中国(北京)国际精品陶瓷展、2022(宜兴)工业陶瓷产业展的招展招商工作。要确定工作重点,谋划工作细节,细化招展工作计划、活动方案、展商的宣传和服务以及专业观众、买家的落实等工作。要梳理国内、国际展览会时间、特点,研究展商类型,招展渠道方式,学其所长,创新我们的展会工作。要采取有效办法吸引上下游观众与买家组织参观和举办活动,落实好专业观众和买家的服务等事项。要继续支持全国各陶瓷产区以及地方展会举办,在消费端发力,积极促进产区间合作互鉴。

(五)推进标准化体系建设,促进陶瓷企业管理水平提升

要继续做好国标和行标的制修订工作,提高标准质量。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团体标准技术委员会要立足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需求,立足于促进企业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增强企业素质,提高企业竞争力。各级会员企业要积极参与创建中国标准品牌各类标准制定要瞄准市场、瞄准国际,提高科技含量,为我国陶瓷工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六)继续做好陶瓷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大赛工作

2022年,中陶协将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优势,积极履行行业组织的社会责任,厚植陶瓷文化,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技能人才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激励更多的劳动者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陶瓷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为全面推进陶瓷业做大做强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2022年,中陶协将继续做好国赛“陶瓷装饰工”、“陶瓷产品设计师“瓷砖镶贴工”等三项赛事,同时积极做好行赛的申报工作。

(七)加强协会自身建设,在党建统领下做强协会

新时代对行业组织发展提出新要求,协会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服务行业企业中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今年协会购买了办公用房,12月底左右将搬进新办公地点,从长远上解决了办公用房紧张状况,办公条件有所改善。今年协会还将按照《分支机构》的管理办法,继续梳理和调整分支机构,对那些长期不活动、不换届的分支机构逐步加以解决。同时根据行业发展需要,组建新的分支机构。要切实做好党建工作,坚持党的领导,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十九大会议精神和十九届六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确保协会的正确发展方向。要凝聚多方力量,壮大协会队伍,发展好会员,做好会员的服务工作,要主动加强服务,创新服务,提高服务能力,提升服务质量,做好媒体及网络宣传工作,打造高水平协会。

上一篇:
下一篇:

陶瓷之都

更多

  • 陶瓷之都--江西省景德镇市 景德镇市位于江西东北部,总面积5256平方公里,总人口156.5万,景德镇制瓷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拘谨已有1800多年历史。在汉代,景德镇经历了制陶和原始瓷器或早期瓷器的阶段。到了唐代,景德镇的制瓷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瓷器已进贡给朝廷。五代时景德镇的制瓷业已具有相当的规模,产品主要有青瓷和白瓷,瓷器的质量接近或达到了现代瓷的标准,为景德镇瓷业在宋代的繁荣和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宋代景德镇瓷器经过广州泉州量大商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通达海外大小五十多个国家。明清后御窑厂的设立,民窑的开放发展,使景德镇成为一座完整的手工业城市和中国陶瓷艺术与生产中心。 新世纪以来,景德镇陶瓷产业发展迅猛。2010年景德镇陶瓷工业实现总产值160亿元,陶瓷出口突破3亿美元。全市规模以上的企业112家,陶瓷生产、销售及辅助配套的从业人员10万余人。目前,景德镇陶瓷产品涉及艺术瓷、日用瓷、建筑卫生陶瓷、技术陶瓷等各个领域。景德镇市陶瓷产品涉及艺术瓷、日用瓷、建筑卫生陶瓷、技术陶瓷等各个领域。景德镇市陶瓷人才济济,仅“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就有60位;同事还拥有一大批陶瓷专家教授、省级大师和数千名高中级工艺美术师。在新的历史时期,景德镇市特别重视文化创意产业。2010年,景德镇市陶瓷文化创业产业就业人数达5万人,陶瓷文化创意产值达62亿。陶瓷文化创业产业已成为景德镇市最具有潜力的连续产业之一。 【详情】

陶瓷名城

更多

  • 共赏中国北方瓷都新风采——唐山 中国幅员辽阔,960万平方公里的神州大地,孕育着各方水土的独特文化。唐山,一座孕育着古老陶瓷文化的城市,以中国北方瓷都的身份展现。在唐山,最著名的城市名片之一,莫过于“北方瓷都”。历史记载,600年前的明朝,唐山陶瓷问世,至此仍在流传。清代撰写的《滦州志》风俗篇中记载:明朝永乐年间“惟唐山多缸窑能制陶器罂瓮盆盎之属 ”。唐山陶瓷包括:日用瓷、卫生瓷、建筑瓷、工业瓷、技术瓷、美术瓷等,品种达500种之多。除此之外,陶瓷产品遍布生活所需。1961年10月,第一届唐山陶瓷展览会在首都劳动人民文化宫举办,展期29天。朱德曾亲临展会并题词:充分发挥唐山陶瓷在资源和技术方面的有利条件,生产更好更多的生活和工业用瓷,满足内销和出口的需要,成为第二个景德镇。在当时的日用瓷产品结构中,唐山陶瓷形成为被誉为“四朵金花”的红玫瑰牌骨质瓷,白玉牌白玉瓷,木兰花牌玉兰瓷和白兰牌白兰瓷。唐山陶瓷具有造型新颖、装饰多姿、品种齐全、刻意求新之特色。发展至今,已经在中国陶瓷业内稳扎稳打。作为北方瓷都,唐山的陶瓷艺术亦在与时俱进。2016年唐山陶瓷博览中心有幸成功举办“路南之光”第十九届唐山中国陶瓷博览会。拥有容纳庞大客流量的占地规模,人性化的基础设施,国际化的服务水平,前后共有300多家国内外知名陶瓷品牌参展。2017年在获得举办第20届陶瓷博览会举办权的唐山中国陶瓷博览中心更是与红星美凯龙强强联合,在此发展大背景下,红星美凯龙陶博中心应运而生。不仅聚合唐山陶瓷行业资源,建立全业态的陶瓷市场,以展带贸,以贸促展,带动唐山陶瓷产业发展,而且还以“家”为名,打造一个后现代化家居生活广场,让更多的人民享受到优质生活。在2019年的今天,唐山又重新荣获“中国北方瓷都”称号,唐山陶瓷人将众志成城,共同完善中国北方瓷都的名片! 【详情】

010-63305626 |信息部
010-63305665 |办公室

信息部:010-63305626  行管部:010-63305093  会展部:010-68396272  办公室:010-63305665  传真:010-68396272
主办:中国陶瓷工业协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大街168号朗琴国际B座1019室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554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