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网站

返回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010-63305665

综合部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交流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赴贵州考察牙舟陶

发表于:2020-08-21

2020年8月14日至15日,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名誉副理事长傅维杰、副秘书长陈莲一行赴贵州平塘县牙舟镇进行考察,并指导贵州陶瓷产业和贵州陶瓷专业委员会的发展建设。


8月14日下午,贵州陶瓷专业委员会张肃主任和专委会成员汇报了贵州陶瓷专业委员会近期开展的工作情况,大家畅所欲言,共谋贵州陶瓷发展。



8月15日,傅理事长一行在贵州省工艺美术协会会长岳振,粮油流通商会会长胡建祥、贵州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贵州陶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潘珺的陪同下前往平塘牙舟镇考察牙舟陶的发展。此行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牙舟镇党委书记陈以惠带领各位参观了牙舟陶博物馆和牙舟陶国家级传承人张禄麒大师的陶厂,并开展了关于牙舟陶参加“第三届中国四大名陶(4+N)建水展的研讨会。研讨会上,牙舟镇主要的陶厂负责人和陶艺师们齐聚一堂,大家踊跃表达了参加“(4+N)建水展”的喜悦之情,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牙舟陶这颗“黔中明珠”更加熠熠生辉。



陈以惠书记介绍了牙舟陶产业的发展情况。作为牙舟陶的故乡,牙舟将在守正创新中,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开阔的视野、更务实的脚步,持续推动牙舟陶文化的弘扬和宣传。此次牙舟陶代表贵州参加“第三届中国四大名陶展(4+N)”,是向世界展示贵州牙舟陶独特的艺术和文化魅力的大好机会,政府一定大力支持。



岳振会长表示,贵州陶瓷产业的发展需要牙舟陶发挥引领示范作用,需要各位在巩固成果、提升水平、深化创新上下功夫,做精做新,做大做强,共同推动“牙舟陶”品牌建设。


傅理事长听取汇报后表示,贵州牙舟陶想要往更好的方向发展,首先要多培养人才,让制作牙舟陶的年轻人热爱自己的家乡,把制作牙舟陶变成自己的一份事业。陶厂要积极拓展对外合作,延伸牙舟陶产业链条,让牙舟陶“十大名陶”的称号闪耀光芒。

上一篇:
下一篇:

行业动态

更多

  • “双碳”战略引领绿色转型 | 能源清洁化加速陶瓷行业“绿色蝶变”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聚焦美丽中国建设,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于2023年发布《轻工业重点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6方面重点任务”“9项重点行业达峰行动”,大力发展绿色生产力,加快全行业绿色转型。两年来,陶瓷、日用玻璃、塑料、皮革、食品、家电、照明等重点领域,加快“绿色轻工”建设,逐步实现了用能结构向低碳化、清洁化转型,产品结构向轻量化、节能化转型,资源利用向循环化、高值化转型。全行业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轻工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关键时期”。轻工业肩负着推动工业和消费领域降碳的双重使命,陶瓷行业作为轻工业碳达峰的重点领域,积极落实《轻工业重点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将节能降碳作为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经过全行业的努力,用能结构明显优化,能源清洁化加速,装备节能水平提升,低碳工艺推广应用,生产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逐步提高。目前,陶瓷行业每年碳减排约1000万吨,平均每年降碳约3.5%,为“双碳”目标实现做出重要贡献。 陶瓷行业加快用能结构转换,煤炭减量替代成效明显,用能结构正在向清洁化、低碳化、多元化转型。近两年,全国各陶瓷产区加速“煤改气”“电代气”,各企业持续推进煤炭替代,天然气使用比例明显提升。目前,全行业焦炉煤气、液化气、煤层气已全部停用,天然气已成为行业主要能源。能耗占陶瓷行业82%的陶瓷砖产业,天然气使用占比已达58%,比2022年提高约20个百分点;卫生瓷和特种陶瓷产业,天然气使用占比更是达到95%,陶瓷行业“煤改气”进程加快。同时,陶瓷行业在电力资源优势地区推广电窑炉,应用范围逐步扩大,日用瓷产业电窑炉的使用比例比2022年提高10个百分点,德化、醴陵等产区“电代气”成效显著,醴陵市陶瓷产业电窑炉用电超过整体生产用电的60%,工业用能电气化迈出坚实步伐。 陶瓷行业加快技术创新,积极推动清洁能源应用,生物质能、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开始应用。2024年,“氨氢零碳燃烧”技术取得突破,我国陶瓷行业零碳技术产业化推进了一大步。2024年9月27日,全球首条陶瓷工业氨氢零碳燃烧技术示范量产线,在广东佛山蒙娜丽莎集团正式投产。新产线总长150米,年产量达150万平方米。该技术以100%纯氨作为燃料,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打造了真正意义上的“零碳工业窑炉”。该生产线综合利用燃料供应系统、烟气排放控制技术、在线监测系统等,实现了氨氢零碳燃烧技术在陶瓷工业的产业化应用。随着该技术逐步应用,佛山陶瓷产区160条陶瓷板生产线,将实现直接减碳66.5万吨/年,陶瓷产业绿色转型将推向一个新高度。 陶瓷行业以设备工艺升级加速绿色制造。装备能效提升,连续球磨、低温快烧等技术不断创新,特别是连续球磨的加速应用,陶瓷行业绿色化进程加快。陶瓷制造中,原料制备占整条生产线能耗的40%,连续球磨的应用能有效降低能耗和成本。相比间歇球磨,连续球磨可直接节能20%以上,同时通过降低泥浆含水率实现干燥节能,每条标准化生产线每天节标煤1吨以上,节能降耗效果明显。在连续球磨的基础上,陶瓷行业加快集成创新,提升整体效能。马可波罗控股公司开发了新型连续球磨、低温快烧、高效制粉等低碳生产技术,全方位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经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组织的专家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并获2024年度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技术装备的创新与应用,为陶瓷行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来源。 作为轻工业碳达峰的重点领域,陶瓷行业推动源头降碳,着力优化用能结构,推动了能源清洁化,用能电气化,为“双碳”目标的实现做出了积极贡献。未来,轻工全行业将积极奋进,以“双碳”工作为牵引,推动轻工业绿色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详情】

扫码关注公众号

行业服务部:010-63305033  培训部:010-63305398  科技信息部:010-63305626  展览部:010-6330575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大街168号朗琴国际B座1019室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554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