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网站

返回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010-63305665

综合部

当前位置:首页 > 协会活动

战“疫”有我 —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上下联动抗疫情

发表于:2020-02-19

自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疫情防控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及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国资委协会党建局和会社党委工作部署,协会领导班子对防控工作多次进行指示,提出要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切实践行社会责任,各陶瓷企业和行业同仁积极投身于疫情防控工作,参与各地疫区医院建设,以实际行动切实担负起疫情防控工作责任。


一、及时发布抗击疫情倡议书。1月31日,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微信工作群等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向会员单位和陶瓷行业发出了《关于助力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倡议书》,倡议书要求全体会员,特别是党员同志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二、全行业联动,积极捐款捐物并援助各地“小汤山”医院建设。疫情发生以来,陶瓷企业和行业同仁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互助精神,积极捐款捐物。大年初二、初三,简一、恒洁、箭牌、惠达等第一批陶瓷企业就快速反应,驰援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随后宏宇、蒙娜丽莎、诺贝尔、九牧、东鹏、欧文莱、新明珠、马可波罗、金丝玉玛、金意陶、贺祥等一大批陶企都加入驰援武汉的队伍中,大部分陶企都纷纷出钱、出物,援助各地“小汤山”医院建设,出力支持当地政府的抗疫工作,还有不少产区如:江西、夹江、晋江等地以陶瓷协会的名义支持当地政府的抗疫工作。


此外,一些主要的艺术瓷产区,如宜兴、景德镇、德化、禹州、佛山、建阳等,开展作品义卖筹款、组织捐款捐物、举办抗击疫情主题网络展览等活动,为战胜疫情提供物质帮助的同时也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持。

三、调查行业现状,收集企业诉求,引导企业复工复产。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涌,对陶瓷行业冲击甚大。为理清此次疫情对行业的影响程度,协会信息部在官网和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展了调研问卷,收集整理了各企业的疫情防控工作和复工复产情况。受防疫物资短缺、工人到位不足、供应链不稳定、物流中断等原因,陶瓷企业目前的开工率仅为20%,多数企业仅开展了销售、跟单、市场等文职类员工线上办公。陶瓷协会建议企业:当前疫情形势仍需谨慎对待,防控工作要放到第一位,不要急于复工复产。同时,在疫情期间,我们整个行业需冷静思考,转换思路,识危见机,探究市场需求,寻找发展机遇。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疫情攻坚的关键时刻,我们陶瓷人要担负起社会责任,积极贡献力量,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早日打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狙击战。

上一篇:
下一篇:

陶瓷之都

更多

  • 陶瓷之都--江西省景德镇市 景德镇市位于江西东北部,总面积5256平方公里,总人口156.5万,景德镇制瓷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拘谨已有1800多年历史。在汉代,景德镇经历了制陶和原始瓷器或早期瓷器的阶段。到了唐代,景德镇的制瓷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瓷器已进贡给朝廷。五代时景德镇的制瓷业已具有相当的规模,产品主要有青瓷和白瓷,瓷器的质量接近或达到了现代瓷的标准,为景德镇瓷业在宋代的繁荣和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宋代景德镇瓷器经过广州泉州量大商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通达海外大小五十多个国家。明清后御窑厂的设立,民窑的开放发展,使景德镇成为一座完整的手工业城市和中国陶瓷艺术与生产中心。 新世纪以来,景德镇陶瓷产业发展迅猛。2010年景德镇陶瓷工业实现总产值160亿元,陶瓷出口突破3亿美元。全市规模以上的企业112家,陶瓷生产、销售及辅助配套的从业人员10万余人。目前,景德镇陶瓷产品涉及艺术瓷、日用瓷、建筑卫生陶瓷、技术陶瓷等各个领域。景德镇市陶瓷产品涉及艺术瓷、日用瓷、建筑卫生陶瓷、技术陶瓷等各个领域。景德镇市陶瓷人才济济,仅“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就有60位;同事还拥有一大批陶瓷专家教授、省级大师和数千名高中级工艺美术师。在新的历史时期,景德镇市特别重视文化创意产业。2010年,景德镇市陶瓷文化创业产业就业人数达5万人,陶瓷文化创意产值达62亿。陶瓷文化创业产业已成为景德镇市最具有潜力的连续产业之一。 【详情】

陶瓷名城

更多

  • 重大喜讯!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为“中国耐火材料之都·新密”授牌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为“中国耐火材料之都·新密”授牌 4月8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五届四次、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八届四次理事会在四川省广元市召开,会上我市被授予“中国耐火材料之都·新密”荣誉称号,我市优秀企业郑州磊展科技造纸机械有限公司申报的“年产50万吨再生纤维全套设备”项目荣获2023年度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据了解,我市现有耐火材料企业305家,年产能900多万吨,年产量约占全国的20%、河南省的40%,产品涵盖钢铁、水泥、玻璃、有色金属冶炼、陶瓷、电力、石化、新能源等多个领域,是全球耐材产品最为完备的生产基地。 新密市耐火材料 目前我市拥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1家、科技型企业161家;国家级绿色工厂8家、省级绿色工厂7家;国家5G智慧工厂试点1个、省级智能工厂(车间)10家;中国驰名商标2个、郑州市市长质量奖1家、各级研发中心120余家。先后被命名为“国家耐火材料产业基地”“河南省耐火材料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河南省耐火材料出口基地”等。 【详情】

扫码关注公众号

行业服务部:010-63305033  培训部:010-63305398  科技信息部:010-63305626  展览部:010-6330575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大街168号朗琴国际B座1019室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554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