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网站

返回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010-63305665

综合部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交流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秘书长、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理事长杜同和出席第33届中国•佛山陶博会开幕式

发表于:2019-04-19


4月18日,由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和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共同主办,佛山陶瓷城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佛山)国际陶瓷及卫浴博览交易会(简称“中国•佛山陶博会”)在广东佛山国际会议展览中心盛大开幕!国家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佛山市政府、国家和地方各级商协会代表、国内各陶瓷产区的政府代表、相关国家驻广州领事馆代表、海内外的参展商代表、专业观众等500多人出席开幕仪式。今年陶博会延续往届“一展三馆”形式,分别在佛山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中国陶瓷城、中国陶瓷总部三地召开,展示规模48万㎡,共有800+企业参展,展会将延续至4月21日。

 微信图片_20190419161348_副本.jpg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党委常委、秘书长兼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理事长杜同和讲话


在开幕式上,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党委常委、秘书长兼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理事长杜同和发表讲话,他说:目前,正值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时期,也是我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节点,这也是我国陶瓷行业实现产业升级,由大变强的重要时期。我们要认真落实十九大会议精神,紧跟国家发展战略,以改革作为陶瓷行业发展新动能。要加大陶瓷行业原材料的精选技术,合理开发利用。采用清洁、高效的新能源、采用新的先进工艺技术和装备,逐步实现并普及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使工厂的各生产环节深度融合,形成完整的统一体。要通过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以建设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和绿色产业园区为契机,实现清洁生产和产业生态化,全面提升产业素质,开创陶瓷工业节能减排新格局,加快推动全行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陶瓷行业。

 

杜同和还指出,陶瓷行业要继续大力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传承经典工艺,为推陈出新提供不竭的动力;要继续以新材料、新工艺提升产品设计水平,以新技术、新创意增强产品品质。要引导鼓励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加快国内外标准接轨,缩短与世界先进标准水平的差距。通过标准和质量的提升,逐步提高中国陶瓷品牌的美誉度、影响力和国际市场份额,努力打造一批高端陶瓷品牌。要加速品牌国际化,产品全球化;要改善出口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从单纯产品出口向产品、服务、技术、资本共同输出转变,从单一价格竞争优势向技术、品牌、质量、服务综合竞争优势转变;以优良的品质、丰富的内涵、精准的定为、优质的服务,大力拓展全球市场,提升全球竞争力。

 

本届中国·佛山陶博会以“创·不同”为主题,参展商覆盖国内各大陶瓷产区,更吸引马来西亚、日本、韩国、意大利等十多个国家100多个国际品牌企业参展。本届展会在趋势产品、精准渠道、热点活动、暖心服务四大模块全新升级,同时也会在展会现场设置创意展示区,力求打造差异化“展+会”模式。在接下来的三天内,将举行30多场活动。如中国·佛山陶博会经销商大会、2019春季国际采购节、CADT中国(佛山)国际餐饮空间设计体验大会等。


上一篇:
下一篇:

行业动态

更多

  • “双碳”战略引领绿色转型 | 能源清洁化加速陶瓷行业“绿色蝶变”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聚焦美丽中国建设,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于2023年发布《轻工业重点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6方面重点任务”“9项重点行业达峰行动”,大力发展绿色生产力,加快全行业绿色转型。两年来,陶瓷、日用玻璃、塑料、皮革、食品、家电、照明等重点领域,加快“绿色轻工”建设,逐步实现了用能结构向低碳化、清洁化转型,产品结构向轻量化、节能化转型,资源利用向循环化、高值化转型。全行业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轻工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关键时期”。轻工业肩负着推动工业和消费领域降碳的双重使命,陶瓷行业作为轻工业碳达峰的重点领域,积极落实《轻工业重点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将节能降碳作为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经过全行业的努力,用能结构明显优化,能源清洁化加速,装备节能水平提升,低碳工艺推广应用,生产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逐步提高。目前,陶瓷行业每年碳减排约1000万吨,平均每年降碳约3.5%,为“双碳”目标实现做出重要贡献。 陶瓷行业加快用能结构转换,煤炭减量替代成效明显,用能结构正在向清洁化、低碳化、多元化转型。近两年,全国各陶瓷产区加速“煤改气”“电代气”,各企业持续推进煤炭替代,天然气使用比例明显提升。目前,全行业焦炉煤气、液化气、煤层气已全部停用,天然气已成为行业主要能源。能耗占陶瓷行业82%的陶瓷砖产业,天然气使用占比已达58%,比2022年提高约20个百分点;卫生瓷和特种陶瓷产业,天然气使用占比更是达到95%,陶瓷行业“煤改气”进程加快。同时,陶瓷行业在电力资源优势地区推广电窑炉,应用范围逐步扩大,日用瓷产业电窑炉的使用比例比2022年提高10个百分点,德化、醴陵等产区“电代气”成效显著,醴陵市陶瓷产业电窑炉用电超过整体生产用电的60%,工业用能电气化迈出坚实步伐。 陶瓷行业加快技术创新,积极推动清洁能源应用,生物质能、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开始应用。2024年,“氨氢零碳燃烧”技术取得突破,我国陶瓷行业零碳技术产业化推进了一大步。2024年9月27日,全球首条陶瓷工业氨氢零碳燃烧技术示范量产线,在广东佛山蒙娜丽莎集团正式投产。新产线总长150米,年产量达150万平方米。该技术以100%纯氨作为燃料,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打造了真正意义上的“零碳工业窑炉”。该生产线综合利用燃料供应系统、烟气排放控制技术、在线监测系统等,实现了氨氢零碳燃烧技术在陶瓷工业的产业化应用。随着该技术逐步应用,佛山陶瓷产区160条陶瓷板生产线,将实现直接减碳66.5万吨/年,陶瓷产业绿色转型将推向一个新高度。 陶瓷行业以设备工艺升级加速绿色制造。装备能效提升,连续球磨、低温快烧等技术不断创新,特别是连续球磨的加速应用,陶瓷行业绿色化进程加快。陶瓷制造中,原料制备占整条生产线能耗的40%,连续球磨的应用能有效降低能耗和成本。相比间歇球磨,连续球磨可直接节能20%以上,同时通过降低泥浆含水率实现干燥节能,每条标准化生产线每天节标煤1吨以上,节能降耗效果明显。在连续球磨的基础上,陶瓷行业加快集成创新,提升整体效能。马可波罗控股公司开发了新型连续球磨、低温快烧、高效制粉等低碳生产技术,全方位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经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组织的专家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并获2024年度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技术装备的创新与应用,为陶瓷行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来源。 作为轻工业碳达峰的重点领域,陶瓷行业推动源头降碳,着力优化用能结构,推动了能源清洁化,用能电气化,为“双碳”目标的实现做出了积极贡献。未来,轻工全行业将积极奋进,以“双碳”工作为牵引,推动轻工业绿色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详情】

扫码关注公众号

行业服务部:010-63305033  培训部:010-63305398  科技信息部:010-63305626  展览部:010-6330575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大街168号朗琴国际B座1019室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554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