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网站

返回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010-63305665

综合部

当前位置:首页 > 协会活动

第二届全国日用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05)成立大会暨2014标准审查会议在醴陵召开

发表于:2014-12-03

25日上午,王乃铝处长首先宣读了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关于第二届全国日用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成人员的批复文件,聘任傅维杰为第二届全国日用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李硕、周健儿、殷书建、刘刚等为副主任委员,张侃为第二届全国日用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傅维杰、王乃铝、王旭华、许君奇、殷书建等为32名新聘任的委员颁发证书。之后,王乃铝处长、王旭华处长、傅维杰主任委员分别发表讲话。王乃铝处长在讲话中指出,标准能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能促进技术发展、促进生产规模化、技术规范化,能促进公平竞争,因此,标准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新一届政府提出加强技术标准体系建设,促进行业科学、稳步、创新发展。他希望新一届日用陶瓷标委会科学规划日用陶瓷标准体系,使日用瓷标准内涵深化,外延扩展,做到长期规划与重点方向相互结合,上下游标准相互配套、左右衔接。要广泛听取行业意见建议,加强行业继续标准的制定,做好国际标准化工作和国际标准的转化工作,通过标准走出去带动产品及贸易走出去,为服务贸易发展提供支持。王旭华处长希望日用陶瓷标委会在今后的工作中要重视程序的规范化,要在把握行业标准体系的同时,了解国家法律法规,完成行业继续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满足行业需求,做好标准的培训与宣贯工作。傅维杰主任委员在讲话中提到,新常态下,要加强日用陶瓷行业的调研工作,对现行标准要加以理顺,把握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发展方向,扩大视野,向国际化方向发展,为整个陶瓷工业发展贡献力量。李硕副主任委员总结了第一届全国日用陶瓷标委会的工作,标委会讨论并通关了第二届全国日用陶瓷标准化委员会章程、秘书处工作细则和工作计划。

25日下午,标委会对《陶瓷材料烧结温度范围测定方法》等5项标准进行了审议和讨论,各位委员充分发表了意见并进行了表决。

26日上午,标委会对本届会议所审查的5项标准审查结论进行了讨论,对201年拟申报标准项目计划进行了研究,对当前日用陶瓷行业面临的形势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讨。

26日下午,标委会委员实地考察了湖南华联瓷业股份有限公,委员们对湖南华联瓷业股份有限公近年来的发展及该公司研发的新产品赞不绝口,据了解,华联公司以色釉炻瓷为拳头产品,以顾客和市场为中心,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核心竞争力,运用高科技改造传统工艺,发展关联产业,以高成长性的良好态势持续稳定地发展壮大。华瓷现拥有6个生产分公司、1个贸易总公司、1个省级瓷业研究所、一个世界级的陶瓷设计中心,共有员工6500余名,其中科研人员300余名,年生产能力逾1亿件,日用陶瓷出口销量连续多年蝉联中国第一,是当今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日用陶瓷企业。湖南华联瓷业股份有限公司正不断加大新产品研究开发力度,形成更具竞争力的多材质、多品种、多规格的陶瓷产业链;同时,夯实国际贸易平台,全力开拓国内市场,打造终端陶瓷品牌,朝着成为国际化、集团化、多元化、高科技、文化型的世界知名企业的宏伟目标前进。


上一篇:
下一篇:

陶瓷之都

更多

  • 陶瓷之都--江西省景德镇市 景德镇市位于江西东北部,总面积5256平方公里,总人口156.5万,景德镇制瓷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拘谨已有1800多年历史。在汉代,景德镇经历了制陶和原始瓷器或早期瓷器的阶段。到了唐代,景德镇的制瓷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瓷器已进贡给朝廷。五代时景德镇的制瓷业已具有相当的规模,产品主要有青瓷和白瓷,瓷器的质量接近或达到了现代瓷的标准,为景德镇瓷业在宋代的繁荣和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宋代景德镇瓷器经过广州泉州量大商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通达海外大小五十多个国家。明清后御窑厂的设立,民窑的开放发展,使景德镇成为一座完整的手工业城市和中国陶瓷艺术与生产中心。 新世纪以来,景德镇陶瓷产业发展迅猛。2010年景德镇陶瓷工业实现总产值160亿元,陶瓷出口突破3亿美元。全市规模以上的企业112家,陶瓷生产、销售及辅助配套的从业人员10万余人。目前,景德镇陶瓷产品涉及艺术瓷、日用瓷、建筑卫生陶瓷、技术陶瓷等各个领域。景德镇市陶瓷产品涉及艺术瓷、日用瓷、建筑卫生陶瓷、技术陶瓷等各个领域。景德镇市陶瓷人才济济,仅“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就有60位;同事还拥有一大批陶瓷专家教授、省级大师和数千名高中级工艺美术师。在新的历史时期,景德镇市特别重视文化创意产业。2010年,景德镇市陶瓷文化创业产业就业人数达5万人,陶瓷文化创意产值达62亿。陶瓷文化创业产业已成为景德镇市最具有潜力的连续产业之一。 【详情】

陶瓷名城

更多

  • 重大喜讯!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为“中国耐火材料之都·新密”授牌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为“中国耐火材料之都·新密”授牌 4月8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五届四次、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八届四次理事会在四川省广元市召开,会上我市被授予“中国耐火材料之都·新密”荣誉称号,我市优秀企业郑州磊展科技造纸机械有限公司申报的“年产50万吨再生纤维全套设备”项目荣获2023年度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据了解,我市现有耐火材料企业305家,年产能900多万吨,年产量约占全国的20%、河南省的40%,产品涵盖钢铁、水泥、玻璃、有色金属冶炼、陶瓷、电力、石化、新能源等多个领域,是全球耐材产品最为完备的生产基地。 新密市耐火材料 目前我市拥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1家、科技型企业161家;国家级绿色工厂8家、省级绿色工厂7家;国家5G智慧工厂试点1个、省级智能工厂(车间)10家;中国驰名商标2个、郑州市市长质量奖1家、各级研发中心120余家。先后被命名为“国家耐火材料产业基地”“河南省耐火材料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河南省耐火材料出口基地”等。 【详情】

扫码关注公众号

行业服务部:010-63305033  培训部:010-63305398  科技信息部:010-63305626  展览部:010-6330575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大街168号朗琴国际B座1019室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55412号-1